为何刘长在被放逐的路上会被饿死?刘长卿哪首诗你最欣赏为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何刘长在被放逐的路上会被饿死

刘邦的众多儿子中,刘长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刘长的生母赵姬曾经是张熬的美人,还因为他自己是一个力大无穷的人,当然更重要的是,还因为他最后的结局。

淮南王刘长

刘长是出生于狱中,当时他的母亲赵姬之前是赵王张敖的美人,但是因为受过刘邦的宠幸已有身孕,却受到吕后的阻挠没有及时上报给刘邦,后来赵姬生下刘长后便自杀,刘邦知道真相后,非常后悔,就将刘长交给吕后抚养。刘长的母亲因为吕后的阻挠没能存活下来,而他本人却又从小生长在吕后身边,吕后对他有着莫大的抚养的恩惠。也正是和吕后的特殊关系,刘长没有卷进吕后诛杀刘姓王侯的漩涡中,直到汉文帝继位。

审食其

如果说刘长一直能够如此安分的话,那么他的结局最坏也是一个快活王爷。但是刘长一直记得母亲的死,所以吕后活着的时候,他一直很听话,等到汉文帝继位的时候,当时和文帝同为刘姓子孙的人并不多,刘长就开始暴露自己的本性。他先是抓住时机,在没有皇帝的允许的情况下,杀了审食其。在文帝质问他的时候,他认为自己为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贼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汉文帝出于同情他的遭遇,于是便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处置。但是他先斩后奏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朝中大臣和薄姬太后的忌惮。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其实就是身为臣子,贵在有自知之明,尤其是在自己功高盖主或者骄纵不堪的时候,而刘长最终的结局只能说他没有这点自知之明。在朝中犯下杀人的罪行还没有受到处罚,回去后刘长竟然不遵从汉朝的中央法令,自己在地方另行法制。如果这些放在一般的诸侯王身上,早就身首异处,但是刘长自始至终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之处。

刘长在被押送途中绝食而死

公元前174年,刘长又开始想要联合闵越、匈奴等地的人一起谋反,在被发现之后,群臣历数他的罪过,包括私自诛杀无罪之人,不接受皇帝的赏赐,同时又私自放走有罪的人,也就是说,刘长本人并没有一个诸侯王该有的品德和才能,还行为放纵。一向以宽厚著称的汉文帝在官员的三次集体上奏之下,还是没有将刘长治罪,而是减少了他的待遇供应: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命令昔日受过宠幸的妃嫔十人随往蜀郡同住。汉文帝的用意其实也就是让他尝尝苦头而已。

一个人养尊处优惯了,突然之间大起大落,要么就此消沉,要么就会奋起反抗。刘长正好处于两者之间,他觉得自己的遭遇是一种受辱,于是在被押送途中,绝食而死。其实,从一开始,他拿的就是一张好牌,一直受人庇佑,没有遭受到任何迫害,只可惜他想要得太多,而没有真正关注到自己所拥有的。

参考文献

高旭:《淮南王刘长应为刘邦亲子考辨——与王云度先生商榷》,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

彭海涛:《汉代宗室王侯犯罪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董平均:《西汉分封制度研究——西汉诸侯王的隆替兴衰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马巧玲

刘长卿哪首诗你最欣赏为什么

刘长卿自“五言长城“。他的诗多仕途失意和离乱感叹。

诗人善长描绘自然景物,其五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即其名篇。全诗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短短的2O个字,何其简练的诗笔,就描绘出了—幅寒山夜宿图,确非常人能及。首句写暮色苍茫,山路漫长。句中并无人物,却使读者感到那个人呼之可出。—个“远“字,足以让读者体会出山路暮色,孤寂劳顿,急思投宿之人之情。次句则使读者的视线跟随那个行人,来到借宿人家。—个“贫“字,读者眼前即仿佛看见了那座简陋的茅屋。再衬以“天寒“二字,更起到了突显贫字与承上启下三种妙用。后两句以柴门上承白屋,以风雪遥承天寒,以夜衔接日暮,在承接中跳越到另—个诗境,可谓天衣无缝。更有,诗人出人意料地不写夜来它景,也不写自己孤夜感思,而是选择了万籁俱寂中的—声犬吠,可能的人归。尺幅之间的变化,给人以平地奇峰之感。

在手法上,该诗—句即是-个独立画面,却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前半写所见,后半写所闻,含意不伸,戛然而止,但却使读者从山居荒寒,旅人静夜之中感受到了诗人想要说的—切。

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的原因吧!

刘长卿的生平是怎样的

诚谢悟空邀请。美文美生活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和网友多多交流。

对于大多人来说,知道刘长卿这位唐代诗人,是因为读了他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五言绝句几乎人人会背诵,人人觉得它美,人人觉得它是一首优秀诗作。

这首诗是这样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按时间顺序写下来,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每幅画又彼此相连。诗中有画,画中见情。视听结合,动静交错,立体感强。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叙事简朴,含义深刻。

这首诗是刘长卿的代表作,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几乎所有读书的中国人都读过这首诗,有不少人也会背诵这首诗,喜欢这首诗。《唐人绝句精华》评价这首诗:“此诗二十字,将雪夜宿山人家一段情事,描绘如见。”《唐诗解》认为:“此诗直赋实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刘长卿就是这样擅长五言诗创作,他的诗气韵流畅,意境幽微,婉而多讽,被誉为“五言长城”。

刘长卿的生平并不复杂,他一生颠沛流离,几经贬谪,对做官并无特别兴趣,做官之余喜好游山玩水。刘长卿(约公元709——789年),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天宝进士。青少年读书于嵩阳,天保中进士及第。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来担任长洲尉,因事被贬潘州南巴尉。上元年间,到吴越一带游历。代宗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转运使判官。担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贪污受贿,被贬为睦洲司马。德宗时,担任遂州刺史,叛军李希烈攻打随州时,弃城出走。又到吴越一带游历,卒于贞元六年之前。因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一生,少年成名,官场并不如意,最高官阶只是一个刺史,没有留下大的政绩。人们记住的是他的诗,他的作品集称《刘随州集》。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的五言诗就是这样构思精致,恍如图画,素朴秀美,意境闲淡,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体味着诗人高远清澈的情怀,体味着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愉悦,体味着诗人深谙人心的旷达超脱。

再次感谢邀请。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