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轩父子与易俗
发布时间: 2023-07-11

□崔晓极

西安易俗社是戏曲文化的一座丰碑。

说远点,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说近点,易俗社是座戏曲艺术殿堂,是古老秦腔艺术改革的先行者和标杆,也是融创作、演出、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文化艺术团体。

用老百姓的话说,易俗社是戏好、演员强、经典流传多的优秀秦腔戏曲剧社。

易俗社的主要发起人和创建者是渭南蒲城的李桐轩,他的两个儿子对易俗社的发展也有重要贡献。

李桐轩是当时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也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先生大名良材,1860年生人,字桐轩亦作同萱,号莲舌居士,渭南蒲城人,清末贡生。其父虽是农人却重视子孙读书,1878年,李桐轩与胞兄李异材同时考中秀才。

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民主主义思想冲击着封建堡垒。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寻求救国济世、改良社会的途径和方式。李桐轩在任陕西省修史局总纂时,常与修史局修纂孙仁玉整理史稿,研究社会教育问题。两人都深感戏曲与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关系极大。有次孙仁玉提及成立剧社时,李桐轩深表赞同。两人立时深入探讨组织新戏曲团社、编演新戏曲、改良社会、移风易俗的具体构想。接着由孙仁玉草拟简章,李桐轩修正定名为“易俗伶学社”。随后,他们一起拟定了《易俗伶学社缘起》和《简章》。当这些文稿形成后,他们四处奔走,多方倡导,壮大声势,联系到社会各界知名人士163人,共同署名发起成立易俗伶学社,取得了社会广泛支持。

1912年,易俗伶学社在西安土地庙什字街挂牌成立,后曾改为陕西易俗学社、陕西易俗社,新中国成立归属西安后更名为西安易俗社至今。

最初,易俗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编演了一大批有积极意义的剧目,培养了众多戏曲新人。易俗社开创的秦腔改良运动引起全国各界重视,受到鲁迅、欧阳予倩、尚小云、齐如山、梅兰芳等人的高度评价,鲁迅先生亲临该社看演出并题赠匾额“古调重弹”。受其影响,一些地方掀起了戏曲改良热潮,并仿照易俗社体制蓝本建立了新型戏曲团体。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有了新的生机活力,雨露甘霖,老树红花,这朵艺术奇葩愈发艳丽,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李桐轩是易俗社的主要发起者和筹建者,也是第一任社长。他先后担任社长、评议、编辑及名誉社长等职,把大半辈子心血倾注于易俗社,被誉为陕西“新剧界之星宿”。李桐轩还是作品颇丰的剧作家。《一字狱》《孤儿记》《黑世界》《人伦鉴》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色,《四淋湖》《天足恨》《豚尾记》《万变图》等剧亦名噪一时。

李桐轩在易俗社还有一个独特的贡献,就是对当时流行的300多种旧戏曲剧目作了精心研究、分析评价,并将其划分为可去者、可取者和可改者三大类。1919年写成的《甄别旧戏草》一书,既是鉴别旧剧目的实用工具书,又是系统阐释“编写新戏以补社会教育之缺陷”,提出“推其陈,出其新,病乃不存;陈之不除,新将焉出”主张的戏曲创作理论书籍。

李约祉是李桐轩的长子,本名博,字约祉,幼时就读于陕西宏道高等学堂,后毕业于京师大学堂预科。20世纪初期,李约祉曾任省立模范中学校长和其他学校负责人等职,后赴西安入易俗社,历任易俗社编辑主任、教务处主任、评议长、社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李约祉任易俗社副社长。

展开全文

李约祉在从事剧社管理的同时还潜心创作,共写剧本20多部。他创作的《庚娘传》《仇大娘》《韩宝英》影响很大,《优孟衣冠》《算卦骗人》《千子鞭》等剧目也在西北秦腔观众中广受好评。人们评论他的作品写国事大起大落,写家庭委婉细腻,注重人物内心刻画。

1921年,易俗社在武汉演出《韩宝英》时受到艺术大家欧阳予倩的赞赏。这位大艺术家亲自将《韩宝英》改编成京剧,并登台和著名京剧艺术家周信芳合作演出。《韩宝英》《庚娘传》至今都是易俗社的经典保留剧目。

同年,李约祉带领学生组成分社到武汉演出,历时一年半之久。为了让湖北人能听懂秦腔,除努力提高演出质量外,他还亲自编印了《易俗社第一次报告》,通过张贴戏报解说剧情故事、印刷剧本等方式,加大演出的文字宣传,收到很好的效果,使这次演出蜚声武汉三镇,誉美长江两岸。

李仪祉是李桐轩先生次子,本名协,字宜之,后为仪祉,是我国杰出的水利专家。李仪祉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预科德文班,后赴德国柏林深造,将毕生精力献于治水事业。

对于李仪祉,人们心怀敬仰且熟知他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他曾赴德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在考察了欧洲多个国家的河流闸堰堤防设施后,深感祖国水利事业的颓败,立志为祖国的水利事业作出贡献,在德国丹泽工程大学继续深造专攻水利专业。后来,他毅然回国协助实业家张謇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主持学校教务工作的同时讲授多门课程。1933年,李仪祉奉命筹设黄河水利委员会,并出任第一任委员长。他提出的治黄主张和理念仍是当今治黄理论的重要基础。他为陕西水利建设筹划了“关中八惠渠”,至1938年李仪祉逝世前,泾、渭、洛、梅四渠已初具规模,灌溉近200万亩土地。李仪祉对中国水利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特别是对陕西作出的特殊贡献,至今仍被老百姓桩桩件件记在心上。

但鲜为人知的是,李仪祉在投身水利事业的同时,受其父李桐轩和其兄李约祉的影响,曾专门为易俗社写了《李寄斩蛇记》《卢采英》《复成桥》等多个剧本。这些剧本在继承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

最后,摘录步韵改写李桐轩创建易俗社时的诗句,以结束此篇整理之作:结社得良方,易俗传清响。父子多建树,古调重弹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