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上海的徐家汇是自于明朝的徐光启?徐家汇和徐光启有什么联系,现在还能看到什么遗迹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上海的徐家汇是自于明朝的徐光启

白羽居士为您答疑解惑。

凡是到过上海的人,都知道上海有个徐家汇,它是与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等齐名的商业中心和闹市区。但是人们不一定知道,徐家汇之名乃是因我国明代名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而来的。

坎坷应试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生于上海县城南太卿坊(今乔家路)的“九间楼”。徐家原是个大户,但到了其父徐思诚,因经商失利,家境窘迫,不得不“课农学圃自给”。父亲还是希望徐光启走读书做官的“终南捷径”,因此千方百计供他入私塾,读诗书。

徐光启从小聪颖勤奋,他既喜欢读书,也爱农业劳动,20岁时,徐光启考中了金山卫的秀才,以后就在村里教书,并成了家。

考中秀才之后,后面紧跟著的是乡试和会试。徐光启的应试道路却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乡试三年一次,徐光启考了五次,五次落榜。倒并非徐光启的学问不如别人,因为当时科举十分腐败,财与势起著左右考试成败的重要作用。

万历二十五年(1597),徐光启又去北京顺天府应试,这已是第六次赴乡试了,又差点儿落榜。这次的主考官叫焦纂,他在入围的试卷裡找不出中意的上乘之作,而在落选的试卷裡看到一份题为《舜之居深山之中》的卷子,一阅之下,便击节叹赏,断言“此名士大儒无疑也”!而这份卷子正是徐光启所作。

徐光启就此绝处逢生,被定为第一名举人,但此时他已经36岁了。参加会试也很不顺利,1598年、1601年两次会试,均告不中,第三次1604年参加会试,才中了第88名进士。正如徐光启自己所言:“我辈爬了一生的烂路,甚可笑也”。

入天主教潜心科研技术

徐光启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1600年,徐光启在南京老师焦竑处又结识了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是耶稣教中国传教会的会长,他不仅传布教义,而且以三棱镜、自鸣钟、日晷仪等吸引中国官员,热心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徐光启与利玛窦一见如故,并非常钦佩利玛窦的博学多才,称他为“海内博物通达君子”。

利玛窦力劝徐光启加入天主教,徐光启为了更方便地学习外语,翻译西方天文、水利、数学、历法等科学技术典籍,另外,他也认为天主教的教义可以“补儒易佛”,于是在1603年接受洗礼,加入了天主教,取教名为“保禄”。

1604年徐光启考中进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研究生。此时利玛窦已获宋神宗朱翊钧的同意,在北京定居传教。于是徐光启与利玛窦又在北京相聚。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天文、历法、水利、火器、数学等科学问题。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来学习,他请求利玛窦与他合作进行翻译。

1605年冬,他们开始合译欧几里得的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由利玛窦口述、讲解,徐光启笔录、翻译。1607年译成前6卷,在北京印刷出版。接著徐光启又翻译了数学著作《大测》、《割图圜八线表》、水利著作《泰西水法》、测量著作《测量法义》等。

1607年,徐光启在翰林院读庶吉士三年期满,被授予翰林院检讨。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他丁忧回乡。他在上海城西的肇嘉辐、法华泾附近置办了一处徐氏农庄别业,从事农学实验。他把原产于中美洲后经东南亚传入福建的甘薯,移种到自己的田裡,终于取得成功。他还在天津屯田垦植,把江南的水稻成功地移栽到北方。他撰写了许多农业专著,晚年编撰成总结古今中外农业技术经验的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他还致力于天文和历法研究,编撰成著名的《崇祯曆书》。徐光启不愧为中国近代的科学先驱。

身后只遗一两白银

徐光启后来曾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监察御史、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直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徐光启虽然做了位居一品的大官,但一生清正廉洁,平日冬不炉,夏不扇,厅事不能旋马,过著极其俭朴的生活,毫无做大官的派头。他经常受到朝中奸佞的排挤,官场的黑暗,使他几次托病告假,回到上海的徐氏农庄别业和双园,进行农业科学实验。他的巨著《农政全书》就是在农庄别业的后乐堂里著手起草的。

1633年(崇祯六年)11月24日,徐光启脾胃旧病复发,病逝于北京一间“居约啬,如寒士”的卧室里,享年72岁。临终前,他还嘱咐孙儿徐尔爵,尽快抄成《农政全书》进呈崇祯皇帝。

他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遗物,除了大量的著作手稿外,只有几件破旧衣裳和一两白银,真是“盖棺之日,囊无馀资”。崇祯皇帝闻知他的死讯后,非常悲痛,追赠徐光启为少保,谥文定。特地辍朝一天,为他赐祭,并派专使护送徐光启的灵柩回乡。

新中国成立后,徐光启的墓地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扩建为光启公园,墓地及白石牌坊、十字架等都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成为上海市区一处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

徐家汇和徐光启有什么联系,现在还能看到什么遗迹吗

有,有很多。

徐家汇地铁站1号线的1号口,有“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塑像,按照我们课本上的插图塑造的形象,手里托着一只天球,象征着他为中西方天文学交流,编制《崇祯历书》的伟大贡献。

从这个地铁口出来就是南丹路(漕溪路),是上海市气象局所在地(北边是徐家汇天主教堂)。路口向西走,下一个路口是文定路,这个路口上是上海天文台和光启公园。

光启公园里除了徐光启的墓地,还有徐光启纪念馆。

我想这个地铁口设置为1号线1号口。正是因为它通向了光启公园。而徐光启的后人在此聚居,就是徐家汇得名的原因。

总结一下,以上所提到的种种,其实都跟徐光启有非常密切而直接的关系。

第一,徐家汇地铁站1号线1号口的塑像。

第二,光启公园,这里是徐光启的墓地。

第三,徐光启纪念馆,就位于光启公园的角落。

第四,文定路,因为文定是徐光启的谥号(死后由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的称号)。

第五,徐家汇天主教堂,法国传教士在1840年后再度来到中国,因为徐光启的原因首选徐家汇落脚开始建设,从而令徐家汇成为现在上海之源。

第六,气象局和天文台。传教士在上海开始了中国第一份气象预报和现代天文观测工作。天文学家是徐光启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

当然了,在上海其他地方还有跟徐光启相关的遗迹。比如乔家栅的徐光启故居,梧桐路137号的敬一堂(之前的名称叫世春堂),等。

徐光启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徐光启是崇祯朝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中国最有名的天主教徒“保禄”,余秋雨曾说过,“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他可算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

他最出名的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殊不知,他是个全才,通晓科学、数学、农学、政治、军事,还为当时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立下了汗马功劳。

明嘉靖41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黄浦区南市乔家路的九间楼内,万历32年中进士,开始了宦海浮沉的一生。

他首先和外国人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又根据利玛窦口述翻译了《测量法义》。他的父亲去世之后,在守丧期间,他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并将《测量法义》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相互参照,整理编撰了《测量异同》;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