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飞机教学反思(水上飞机的轮式起落架在水中是如何开闭的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水上飞机的轮式起落架在水中是如何开闭的

水上飞机从起飞场地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能在水面起降的飞机,平时通过起落架返回地面;另一种是既可以在水面起飞又可以在陆地起飞的两栖飞机。前者像我国装备许久的水轰五就是这种类型,后者像我国正在试飞的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就具备两种起降模式。

不管是单纯的水面起降还是水面/陆地起降的水上飞机,其在起飞降落过程中都是需要用到起落架的。比如我国的水轰五虽然装有起落架,由于只具备在水面起降的能力,起落架平时只用于下水或者上岸用。在水轰五下水后,用于其采用的船型结构隔舱设计,水轰五机身会在水面浮起来,所以这个时候起落架就会被收进机身内的起落架舱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起飞时的航行阻力,因为阻力过大起落架会直接被折断,所以在降落水面后,也只有上岸的时候才会展开起落架。

而我国正在试飞中的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虽然具备在水面和陆地两种起降模式,但是在水中时起落架的收放还是和水轰五是一样的,当然所有的水上飞机都是这种操作逻辑,没有说哪个水上飞机在水面起降的时候起落架是一直伸展开的。

水上飞机的起落架现在基本都是前三点式起落架结构设计,前起落架在不用的时候都会收进机舱内部,而主起落架每个机型的设计不同,布置的位置也不同,比如我国的水轰五和AG600都是将主起落架布置在机身两侧,当然这种布置方式也是很多主流的两栖飞机的主起落架布置方式。大多数水上飞机的底部都是船型结构设计,这是为了保证船身的水动性能和不破坏汲水舱的底部结构设计,而所有的起落架都为了尽可能远离水面所以都是上单翼,这样就不能将主起落架和发动机短舱集成在一起了,只能收藏于机身两侧的整流罩内(当然也不是没有这种设计,前苏联的某款水上飞机的主起落架就和发动机短舱集成在一起,主起落架不用时收进短舱内部)。

其实关于水上飞机的主起落架的设计布置方式的选择的确是挺难的,首先由于水上飞机的船身结构设计,是没办法直接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底部布置起落架的,而且主起落架轮距太近也会影响陆地起降的能力;其次采用和发动机短舱集成在一起的主起落架结构设计的话,又会造成主起落架重量过大等问题;所以现在大多数的水陆两栖飞机的主起落架都是布置在机身两侧的整流罩内,而且这个整流罩的高度比较高,这样不会影响到在水面起降式造成的航行阻力过大的问题,其次还可以缩短起落架支柱的长度。

总结一下就是水陆两栖飞机的起落架都是可以收放的(减小空气阻力和水中滑行时的航行阻力),在放下时都是由液压支柱作动然后锁死起落架支柱(机身上有锁紧机构),这样可以保证起落架在陆地起降或者上岸或者下水前的所有支撑和移动需求。而起落架收起后则会直接收进整流罩内,毕竟水上飞机也是飞机的变种,只不过起降场地不一样而已。

世界上都有哪些水上飞机你如何评价

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优缺点

水机在军事上用于侦察,反潜和救援活动;在民用方面可用于运输,森林消防等。

水机的主要优点是可在水域辽阔的河、湖、江、海水面上使用,安全性好,地面辅助设施较经济,飞机吨位不受限制

飞行高度为600米至800米,省时省力又经济,填补低空立体交通;

主要缺点是受船体形状限制不适于高速飞行,机身结构重量大,抗浪性要求高,维修不便和制造成本高。由于水上起降要求有良好的水密性,水上飞机的结构重量、飞行阻力偏大,载荷、航程、速度等方面都不及同等级别的普通岸基飞机。作战方面更难以接受的是,水上飞机的船型机腹有滑水用途、不能设置舱门,由此无法采用机身弹舱;而在机翼上外挂导弹等武器,若进行水上起降,外挂武器也会受到海浪的强力冲击,容易损坏。另外,水上飞机直接与海水接触,在抗腐蚀、维护保养方面也要比岸基飞机多花费工夫。

水上飞机的这些缺点让其在二战后很快交出作战任务,只保留海岛运输、水上救援任务。

后来,它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灭火,二是水上救援。

人类为什么不广泛使用超大型水上飞机

莫名其妙的,干嘛非要用水上飞机?别说超大型了,就是鲲龙AG600这级别的就够复杂了!

水陆两栖飞机,就是在水上降落也要看水域和天气海况的,,不是随便什么天气海况就能随便起降的!

还有为了在水上起降,机身就是船型,相对常规的陆上起降的飞机,结构复杂,重量大,而且空气动力学差,飞阻大,这类飞机航速很慢,AG-600巡航速度也就是500KM/h多点!

水陆两栖飞机比较适合给远离大陆的无法建机场的岛礁补给,这是个好东西,比船运快多了,还有就是灭火,给水快,吨位大,速度也比直升机快多了!其它海上巡逻搜救都不错!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