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有一支由军统骨干组成的神秘情报小组潜伏在白崇禧身
发布时间: 2023-07-11

作者:广西河池市 李宁

作者声明:本文属作者原创(除图片外),任何单位、个人及自媒体、网络平台,未经作者书面同意,不得转载或改编。违者视为侵权,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1949年8月。湖南衡阳。

夏天的太阳似一个硕大火球挂在天空, 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人无处躲闪,仿佛路人稍一用力,脚步就会摩擦出火星,就能引爆这个炎热的夏天。

此时,在衡山通往衡阳的路上,一个鹑衣百结、神情疲惫,全身上下脏兮兮的乞丐,行色匆匆地在路上走着,大颗大颗的汗水顺着他脸颊流下,汗涔涔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

“站住,要去哪?”在检查站前,一个国民党宪兵一声呵斥,拦住了他的去路。

那个乞丐模样的人,不慌不忙地停了下来,用拐杖顶在腋下,回答道:“老总,长沙已经是共产党的天下了,我在长沙无法生活,现在只能去衡阳,投靠亲友了。”

那个宪兵用手捂住鼻子,瞟一眼脏兮兮的他,又瞄了瞄他肩上那个瘪瘪的、打满补丁的褡裢,然后挥挥手,让他过了关卡。

别小看这个鹑衣百结、全身上下脏兮兮的人,他可是肩负使命的重要人物——担任过军统江西站代理站长的少将陈达。

陈达到底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为何他这样一个军统少将却要装扮成乞丐,冒着酷暑前往衡阳呢?

下面作者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向你道来。

一、四野急需了解白崇禧部署“总体战” 详细计划

自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主力部队几乎被解放军歼灭殆尽。剩下的一百多万部队分布在新疆到台湾的漫长防线上,蒋介石在战略上已经丧失了实施有效防御的能力。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为了加速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指示林彪率第四野战军向湘、鄂、赣进军,歼灭林彪的老对手——国民党白崇禧集团。同时具体规定了四野的任务为解放豫、鄂、湘、赣、粤、桂六省并参加这六个省的建设。

展开全文

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林彪率领四野主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挥戈南下,剑指白崇禧集团。

在中共湖南省工委的策动下,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陈明仁两位将军,决定与蒋家王朝决裂,率部起义,将长沙和平解放。

长沙和平解放后,白崇禧集团撤退到衡阳、宝庆(今邵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

被蒋介石誉为“小诸葛”的白崇禧困兽犹斗,集结20万兵力,企图以湘江、资水为依托,背靠滇、桂、黔,构成一道东起粤北的乐昌与余汉谋集团相衔接,西至湘西芷江与川湘鄂绥靖公署宋希濂集团相呼应的半弧形湘粤联合防线,以阻止解放军进军两广。

为了打破白崇禧的这个企图,我第四野战军为主力,在湖南衡阳、宝庆地区向白崇禧集团发起了一次大规模战役——衡宝战役。

战役自1949年9月13日开始至10月16日结束,历时34天,歼白崇禧部4.7万余人,解放了湘南和湘西广大地区,为第四野战军进军广西全歼白崇禧集团主力,以及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衡宝一役,白崇禧元气大伤。1949年10月7日,白崇禧带着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机关,先期从衡阳逃回桂林,其所辖部队紧接着也分批撤入广西境内。

白崇禧之所以退守广西,这主要因为广西是桂系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其屹立20余年不倒的倚仗。

白崇禧回到广西后,他在政治上加紧推行“一甲一兵一枪”运动,部署整个广西实施“总体战”。

1949年10月16日,白崇禧在桂林榕湖边的白公馆召开“总体战”军事会议。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李品仙、夏威和各兵团司令官、军长以及刚任命的桂北军政区司令官周祖晃、桂西军政区司令官莫树杰、桂中军政区司令官王景宋、桂东军政区司令官甘丽初、桂南军政区司令官罗活、黔桂边军政区司令官张光伟等高级将领。

白崇禧在会上给众人打气道:“广西,我们经营了二十多年,基层的乡村政权、保甲制度、民团制度,都是我亲手建立和组织起来的。广西境内皆是崇山峻岭,桂北一带横亘着五岭山脉,桂中一带有大苗山、大瑶山,桂西南有十万大山。这些地方蛮烟瘴雨,加上瑶、壮、苗、侗交错杂居,外人望而生畏——这样的地理环境是我们抵御共军的有利条件。

“我们已经成立了桂东、桂南、桂西、桂北和桂中5个军政区,并推行“一甲一兵一枪”制度,即以每个村抽一兵一枪为标准征召新兵。按‘一甲一兵一枪’制度估算,广西共有24000个村(街),每村(街)以十甲计,便可征集兵员240000人。加上保安团、常备队和华中正规军,我们手上指挥的军队就是一支百万大军,足以抵御共军的攻击!”

此次军事会议后,经过一番整顿和补充,白崇禧麾下部队又重新恢复到5个兵团12个军32个师,总兵力约18万人。

白崇禧企图利用桂系对广西的严密统治和控制,普遍实施他制定的这个所谓“总体战”,跟解放军来个鱼死网破。

二、林彪部署派人打入白崇禧老巢广西的计划

面对被日本人称为战神,在国民党将领中被誉为“小诸葛”的白崇禧,林彪要攻下广西,他不得不十分谨慎地做好战前的准备。

特别是,林彪获悉白崇禧在桂林召开“总体战”军事会议后就更加谨慎了。

此时,林彪在武汉三元里的四野指挥部里来回地踱步,一边走一边划火柴,他不时停下脚步呆呆地看着燃烧的火柴,然后甩甩手把火苗熄灭,把冒着一缕青烟的火柴梗凑到鼻子前,嗅一嗅残留的硝烟味。

林彪耳边不时响起罗荣桓的叮嘱——这是四野南下作战前,林彪向在病榻上的罗荣桓辞行时罗荣桓对林彪的提醒和告诫。

罗荣桓当时无不担心地对林彪说:“要警惕广西兵团——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两广部队。这些穿着短裤、穿草鞋的兵,打仗顽强,又善于爬山,跑起来脚底像揩了油似的,很难抓住。特别是桂军对白崇禧很迷信,有所谓小‘诸葛在,共军其奈我何’的狂言。从湖北的武胜关到湖南的武陵山脉恐怕主要是同两广部队作战,部队要有准备,尤其是指挥员,要内心有底,可能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林彪十分清楚白崇禧的厉害。他记得,四平保卫战自己就是输在白崇禧手上的。这一仗是他一生中输得最惨、最遗憾的一场战斗,常胜将军的声誉被白崇禧给毁了。

1946年,四平保卫战打响,白崇禧受蒋介石的派遣到前线督战。白崇禧调集国军第520军第195师、新编第6军和第71军第88师从南至北围攻四平。

林彪部在四平坚守了1个多月,虽对国军造成很大的杀伤与消耗,但是自身损失也很大,东北民主联军伤亡8000人以上,战斗骨干损失也很大,尤其是从关内调来的老部队三师第7旅也仅剩3000余人。林彪不得不放弃四平,率部撤离到松花江北岸。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次要战胜老对手白崇禧,林彪决定派人打入白崇禧老巢广西,获取白崇禧的作战部署及相关情报,以便随时掌握白崇禧部队的动态,对白崇禧发起歼灭战。

于是,林彪叫来了情报处处长苏静。林彪对苏静说:“为了提高歼灭白崇禧集团的把握性,你联系一下湖南地下党组织,共同制定一个派遣情报人员潜入广西的计划,获取白崇禧的作战部署,为我们全歼广西境内的白崇禧部队提供情报支撑。”

林彪顿了顿,接着说:“还有,这个潜入广西的情报员,要想办法成为白崇禧身边的卧底,随时掌握白崇禧的动向——别忘了,白崇禧很能打仗,不可小瞧了他。”

为落实林彪的指示,苏静立即找到了中共湖南省工委书记周礼商量派遣情报员计划。

周礼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张严佛。

张严佛何许人也?

张严佛

张严佛,又名张毅夫,1901年在湖南醴陵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张严佛曾在程潜的第六军司令部任过少校、中校科员、科长等职。第六军垮台后,由同乡邓文仪介绍,进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先后担任该行营调查科股长、副科长等职。

1934年夏,邓文仪因“南昌机场大火案”被撤职,由戴笠调张严佛接管行营调查科。之后张严佛等一百余人,便全部由戴笠接收进入特务处。

戴笠见张严佛头脑灵活,熟悉情报业务,办事能力强,且有大学文化程度,便将张严佛调任复兴社特务处书记长,后转入军统。张严佛可算得上复兴社及军统元老级人物了。

在此期间,张严佛曾亲自组织谋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高参宣侠父的活动,解放战争期间还负责看守张学良将军。

戴笠死后,特别是在军统局改组为保密局后,张严佛受到排挤,仅任一闲职。因此他一直对蒋介石、毛人凤心怀怨恨。

中共地下党获悉张严佛的思想变化后,就派党员李静石前往南京策反张严佛。李静石是张严佛的姐夫,张严佛常年在外,多病的双亲完全靠李静石夫妇奉养。

李静石在南京见张后,一番情真意切的谈话打动了张严佛,于是,张严佛决定返湘参与程潜和平起义。

保密局毛人凤获悉程潜准备起义的消息后,立即派杀手潜入长沙刺杀程潜等起义将领。

为粉碎毛人凤的刺杀计划,1949年5月,张严佛安排其同乡、原军统老特务陈达悄悄抵达长沙,并在长沙乐陶旅社与毛人凤派来刺杀程潜的杀手毛钟新 “邂逅”。

毛钟新与陈达有深交,很快透露了此行的全部计划:会同夏松组建“湖南政局侦防组”,伺机暗杀程潜、程星龄、肖作霖、唐生明及张严佛等人,同时还肩负督促夏松部署长期潜伏工作的任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