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高程的原理、测量与计算,测绘人必备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3-07-11

点击上方【大水牛测绘】关注我们

当测区地形起伏较大,用水准测量速度慢、困难大时,可以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待定点的高程。在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之前,必须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引测一定数量的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的依据。

三角高程的测量原理

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高程HA,欲测定B点高程HB。在A点安置全站仪,用卷尺量取仪器高i(地面点桩顶至全站仪横轴的高度),在B点安置觇牌,量取目标高ν(地面点至觇牌中心或横轴的高度),測定竖直角α。若已测得AB的水平距离D,则

式中:——球气差改正值,f=(1-k)D²/2R

R——平均地球曲率半径,取值为6371km;

k——大气垂直折光系数,随时间、日照、气温、气压、视线高度和地面情况等因素而变,一般取平均值,令k=0.14。

展开全文

下表中列出了水平距离D=100-2000m的球气(两)差改正值f,根据不同的D值在表中查找对应的f值。

由于折光系数k的不确定性,使两差改正值也具有误差。但是,如能在短时间内,在两点间进行对向观测,即测定hAB和hBA并取平均值,则由于k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则hBA必须反号与hAB取平均,两差改正f得到抵消。因此,对要求较高的三角高程测量,应进行对向观测。

三角高程的观测和计算

观测

(观测前已量得D或在全站仪上架设光电测距仪,测定斜距S)

①安置仪器于测站,量仪器高i和觇标高ν,读数至毫米。

②全站仪望远镜中横丝瞄准觇牌中心,读取竖盘读数,盘左盘右观测为一测回,计算竖直角a,观测测回数及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计算

下图为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实例。在A、B、C、D四点间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构成闭合线路,在各点间均进行竖直角及斜距的往返观测,已知A点的高程为842.337。已知数据及观测值均注明在图上。在下表中进行高差计算。

又下表中进行高差调整和高程计算。限于篇幅,三角高程测量高差计算表中只列出了BC和CD边的计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