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世界杯小组赛(90年意大利世界杯比利时队小组赛打过西班牙吗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90年意大利世界杯比利时队小组赛打过西班牙吗

打过,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比利时与西班牙同组,结果是比利时队1比2西班牙队。

世界杯历史上有哪些以少打多取胜的比赛

世界杯历史上有哪些以少打多取胜的比赛

红牌是最容易改变足球比赛进程的判罚之一。据统计,一支球队以少打多时,丢球的频率是场上人数均衡时的两倍。正因为如此,以少打多取得的成绩和胜利才更加难得和珍贵。
在世界杯历史上很多队伍曾经有过以少打多的经历,其中也不乏经典之作。以25分钟的人数劣势为标准,下面来盘点一下这其中的佼佼者:

十:1982世界杯第一阶段小组赛,北爱尔兰1比0击败东道主西班牙。
在这场北爱尔兰不得不胜和严重主场哨的双重压力下,北爱尔兰不急不躁,依靠西班牙门将的失误,由阿姆斯特朗在下半场的开头取得领先。可惜好景不长,很快邓纳西因为推搡卡马乔而被红牌直接罚下,不过北爱尔兰众志成城,最终守住了胜果,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挺进第二阶段的比赛。

九:2006世界杯小组赛,特立尼达多巴哥0比0平瑞典:

特多在2006年历史般的取得了首次参加世界杯的机会,首战就遭遇了强大的北欧劲旅瑞典,在约翰被罚下的情况下,英超名将希思罗布力保大门不失,为这个人口仅有三百多万的小国拿到了世界杯战场上的第一个积分。

八:1990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南斯拉夫0比0平阿根廷(点球4比3阿根廷胜)

顶着“欧洲巴西”美誉的南斯拉夫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迅速崛起为一大劲旅,在90世界杯上有上佳表现,在16强时淘汰了西班牙,得到了与卫冕冠军阿根廷交手的机会。一开场南斯拉夫就显示出了不俗的实力,频频威胁由戈耶切亚把手的阿根廷球门。

20多分钟时,裁判认为萨巴纳卓维奇防守任意球时提前移动,给了他一张黄牌。几分钟后,萨巴纳卓维奇在防守马拉多纳时再次被罚黄牌,两黄变一红。不过这次过于严厉的判罚并未让南斯拉夫处于被动,尽管踢了将近90分钟的10v11,在少一人的情况下依然与阿根廷打的平分秋色。

在点球大战中,马拉多纳的点球不进曾让南斯拉夫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戈耶切亚没有让他们笑到最后。

七:1994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1比0胜挪威:

1994年意大利异常不顺,首场比赛就来了一个开门黑,以0比1输给了爱尔兰。急于抢分的意大利不得不对挪威时压上进攻,取得胜利。结果第21分钟时,挪威人的一次反击迫使帕柳卡不得不冲出禁区用手救球,毫无争议的吃到了红牌。

萨基只得换上替补门将马切吉亚尼,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牺牲的却是金球得主、世界足球先生巴乔同志。对于意大利来说,这个打击还不够,下半场巴雷西的铲球解围扭伤了膝关节,只好提前下场。

不过萨基的调兵遣将终于修成正果,终场前意大利赢得一个前场左路的任意球,西格诺里传中,迪诺巴乔头球破门。1比0,意大利拿到了一场重大的胜利,而这也不会是94世界杯他们唯一一次以少打多的经典之作。

六:1994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巴西1比0胜美国

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拿过世界杯冠军的足球王国巴西,在94世界杯上可以说是志在必得。第一轮淘汰赛碰到东道主美国,巴西队走的并不顺,上半场快要结束时,左后卫莱昂纳多因肘击拉莫斯被红牌罚下。不过双方实力的差距保证了巴西队的主动,终于在第75分钟获得进球,罗马里奥中路连续突破后的传球找到了贝贝托,由后者完成了致命一击。

五:2006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英格兰0比0平葡萄牙(点球葡萄牙3比1胜)

鲁尼和C罗的恩怨,在这场比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不过抛开这两人的身份,在鲁尼第62分钟被罚下以后,葡萄牙占据了绝对主动,不过由哈格雷夫斯、特里、费尔迪南、科尔和内维尔组成的后防也没有让葡萄牙人得到什么便宜。可惜英格兰不善点球的老毛病并没有被克服。

四:1998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英格兰2比2平阿根廷(点球大战4比3阿根廷胜)

当下半场一开场,贝克汉姆踢倒西蒙尼时,本来是一场势均力敌,你来我往的比赛马上变成了一场完全不同的较量。英格兰主帅霍德尔马上改变了阵形,从一个3-5-2变成了4-4-1,几乎一半英格兰球员踢的不是自己一开始的位置。中场变成了(从左到右)斯克尔斯、因斯、安德顿、欧文,希勒则顶在前面趁机反扑,本来是打右路的安德顿,因为最能跑,移到了中路。最不会防守的斯克尔斯和欧文在防守端上最不重要的两个位置上把守。这样的变阵让英格兰队最完美的保持了平衡。

索斯盖特换下了勒索以后,英格兰的四后卫则全部变成了中卫,在禁区前死死卡住了阿根廷所有的传球路线,严重压缩了贝隆和奥特加的空间,此时阿根廷不擅长边路进攻的顽疾被英格兰牢牢地把握住了。接下来名不见经传的默森(此人在世界杯前的一个赛季还在混英冠)和巴蒂换下了斯克尔斯和安德顿,更加奠定了霍德尔反击的战术要求。这几个换人都很奏效,阿根廷在贝克汉姆被罚下以后的将近80分钟内没有向英格兰球门造成巨大险情。虽然阿根廷占据优势,但除了巴蒂斯图塔的头球和奥特加的突破之外,并没有创造出什么机会。

不仅如此,英格兰甚至比阿根廷的绝对机会还要多。欧文差一点复制了他在上半场的长途奔袭进球,坎贝尔的一次头球被裁判吹掉(慢镜头显示希勒的确用肘子干扰罗阿,裁判未误判),但阿根廷最大的险情还不是这两次进攻,而是在加时赛时,查莫特在禁区内逃掉了一次手球,英格兰理应获得一个点球。

不管最后的点球结果,英格兰这场比赛的战术和意志,是本人看球以来很少从英格兰队中看到的。

三:1990世界杯小组赛,比利时3比1胜乌拉圭

1990年世界杯上乌拉圭的主教练塔巴雷斯(也是现任乌拉圭主帅)试图重建乌拉圭足球在国际上的形象,大力改变了1986世界杯时乌拉圭肮脏暴力的踢法。他重用弗朗西斯科利索萨等人,大打纯攻势足球,可惜在1990年世界杯上经常是得势不得分。对比利时就是最好的例子,乌拉圭20多脚射门最终只有1球入账,而比利时在上半场格勒兹被罚下的情况下,居然只用了4脚射门就进了3球,可谓是10人应战的最有效率的战斗之一。

二:1990世界杯小组赛,喀麦隆1比0击败阿根廷

这是一场让阿根廷名帅比拉多说出:“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不堪回首的一场比赛。”卫冕冠军在揭幕战上被一支赛前无人看好的队伍击败,在世界杯历史上也算是开了先河。更为奇怪的是,喀麦隆反而是在第61分钟开始10打11后才开始发挥出最佳水平的。红牌出示后仅过6分钟,比耶克一个没有威胁的头球居然攻破了蓬皮多的十指关,喀麦隆取得领先。接下来的比赛阿根廷疯狂反扑,但依靠着暴力犯规(具体请看马辛对卡尼吉亚的犯规)和犀利反击,喀麦隆最终拿下了比赛。

一:1994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2比1逆转尼日利亚

在经过三场令人窒息的小组赛后,意大利队以4个最好的小组第三之一进入淘汰赛,他们的对手是尼日利亚。尼日利亚的阵容极为强大,拥有奥科查、阿穆尼克、阿莫卡奇、菲尼迪乔治、奥利塞赫、耶基尼、伊科佩巴等牛人,在小组赛里1-2小负阿根廷,3-0横扫后来进入四强的保加利亚,2-0轻取希腊,最终拿到了小组第一,贡献漂亮进球多个。多点进攻和快速而又准确的半防反是他们的特色。

尼日利亚一开场就占据优势,第25分钟,菲尼迪乔治开出角球,马尔蒂尼解围失误将球挡到自家门前,阿穆尼克左脚外脚背巧射破网。1比0。下半场的意大利队加强了攻势,但乐于守着优势的尼日利亚也没有给意大利人留什么破绽,萨基见状换上佐拉,下西格诺里。  

换上去的佐拉上场10分钟后就被莫名其妙的罚出场,他跪倒在地双手抱头,他这一生的世界杯经历也就被定格在了这短短的10分钟里。落后1球又少打1人,意大利似乎已经结束了世界杯旅程了。但关键时刻,第88分钟,右后卫穆西杀入对手禁区内传中,无人盯防的巴乔推射球门下角得分,比赛被拖入加时。

加时赛第10分钟,意大利赢得点球,巴乔的射门贴柱而入,意大利人实现了超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