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别称(中秋节还有哪些别称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中秋节还有哪些别称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女儿节、八月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

1、仲秋节

根据中国的农历纪年法,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2、女儿节

中秋节又叫“女儿节”,不过只在南京地区流行。因为每逢中秋节晚上,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按照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就算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也要返回婆家过中秋节。

3、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又叫“迎新谷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仡佬族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因为这是仡佬族族人迎接丰收的节日。

4、拜月节

拜月节的叫法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5、祭月节

在古时候,每逢中秋节夜晚,都要举行祭月活动。在月下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等祭品。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人切开团圆月饼。

中秋佳节的别称有哪些这个节日象征着什么

多个别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去中秋这一名称外,它还有多个别称,如八月十五正巧在秋季的中间,所以古时候将中秋节称为的称为仲秋节。对于仡佬族来说中秋节又被称为八月节,在八月十五到二十日期间,当地的人们会穿上颇具民族特色的服装,站在草坪上载歌载舞,共度佳节。有些地方如宁波台州舟山等又将中秋节称为追月节,北京地区的有些人将中秋节称为兔爷节,其中兔爷是北京独有的民间神。除此之外,中秋节的别称还有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象征意义

中秋节起源于魏晋时期的一个神话故事,大致内容是说后羿在经过重重困难后得到了一颗长生不老的仙药,嫦娥害怕被坏人拿走所以误食掉了,之后就奔到了月亮上面,当时正好是八月十五,所以后羿和百姓们为了让嫦娥能够早日归来,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会在庭院吃月饼赏月。由此可见中秋节的寓意为家庭团圆幸福花好月圆,代表着人们对于家人的满满爱意。同时还寓意着丰收与和谐,是古代诗人们笔下最常出现的节日。

各地习俗

在中秋节这一天,各地的人们会纷纷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欢度佳节,如有的地方会在月亮下面摆放新鲜蔬果来祭月,有的地方会制作团圆饼来和家人们一起分享,有的地方会玩花灯点塔等,方式虽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节日的重视合对家人的爱意。总的来说,无论贫穷与富贵,能够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是所有中国人都很重要的一个节日。

中秋节的别称有什么

中秋节的别称有什么

  中秋节是别称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搜集的一篇“中秋节的别称有什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的别称有什么

  中秋节有很多别称,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团圆节“、“女儿节“、“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和“端正月“。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商品广告上,有的写“仲秋节“,有的写“中秋节“,甚至有的日历上也有两种写法。“仲秋节“、“中秋节“到底是哪一个对?还是全都对?

  咱们先看看“仲秋“与“中秋“各是什么意思。

  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表示第一个;仲表示的`是第二个;叔与季,有“以后“的意思。

  古人说季节时,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孟春,第二个月就是仲春,第三个月就称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说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农历八月十五那个节,的确是在秋天的第二个月,但是这个节日是个时点,并不是时段,这个节是秋天中的最中间的那一天,而不是一个月,所以说只能是“中秋节“而不应该是“仲秋节“。《辞海》“中秋“说:“夏历八月十五日。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称。“

  “仲“读zhòng,是表示次序的;“中秋节“的“中“读zhōng,这个“中“是表示位置的。“仲“、“中“,写法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又叫八月节,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我认为八月节是最接地气的叫法,也体现出人们对中秋佳节的重视,只要一说八月的节日,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中秋节了。在中国北方的地方语言中,八月节也是经常出现的称谓。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看借给他们点吧,大八月节的。“

  中秋节为什么叫团圆节

  中秋节,自唐代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了最受关注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在人们心中也就意味着团圆美好。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为什么叫女儿节

  月亮属阴,就如何温柔的女子一样美好,而中秋节历来又有女子拜月的习俗,故称“女儿节“。

  不过在古时的中国,除了中秋节外,还有许多节日都被称为女儿节。包括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等。我觉得,我国古时这么多节日都被成为女儿节,主要的原因也是希望女儿健康快乐成长,是对女儿嫁一个好人家,保佑女儿婚配如愿、生活幸福的祝福吧。

  总结:节日总是被人寄予了很多美好的愿望,生活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总是有着这样的渴望所以节日的意义尤其重大。

;

中秋节还有别的名字吗

中秋节的别称有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兔爷节、月夕、月节、拜月节、八月会、女儿节、团圆节、求节等。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