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晚清艺术大师吴昌硕?怎样欣赏吴昌硕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晚清艺术大师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一1927.11.29),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昌硕,号老缶、苦铁、仓硕、缶道人等。浙江湖州安吉县人。确切地说吴昌硕是清末民国艺术大师。

本人对吴昌硕有四点评价:

一,吴昌硕是名符其实的晚清民国一代艺术宗师。吴昌硕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自幼受其父亲的熏陶,打下了坚实的文化艺术功底。至成年诗、书、画、印无一不精。他是“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是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集金石书画于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的最后高峰“。其书法、绘画、篆刻都是当时标志性人物,诗文金石也都有很深的造诣。

二,吴昌硕是一位优秀的师傅和传帮带者。吴昌硕的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苏浙沪三地。其间提携和传授了众多的门下弟子,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使他们在中国的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陈师曾、沙孟海等都得到吴昌硕的言传身教。

三,吴昌硕是一位爱国的艺术大师。1921年听闻“汉三老碑“被日本商人购得准备运回去后忧心如焚。“汉三老碑“是浙江出土的一块汉代石碑,有227字,是一方国宝,是称为“浙江第一石”。吴昌硕果断招集众多艺术家进行抢救阻止,带领大家作画义卖,筹款八千大洋贖回石碑,至今安放在杭州西泠印社。

四,吴昌硕还是一位不媚流俗的有骨气的文人。吴昌硕早年为了生计曾做过小吏养家糊口。在光绪二十五年,经友人推荐做安东县令,由于看不惯官场的混乱,仅过一个月即辞官不做,体现了清高的气节。

怎样欣赏吴昌硕的画

吴昌硕是一位开山立宗、誉满海内外的书画大师,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的领军人物和最伟大的艺术家。

吴昌硕先生已经去世九十一年了。他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农历八月初一)出生浙江安吉,1927年(民国十六年)死于上海寓所。他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里既师法古人,又“贵有我”,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臻于化境,冠绝于世。几乎没有人能说清楚他在哪个方面更加的出类拔萃。

当然,吴昌硕先生以书入画、以字作画,一生爱梅,最善用色,因题益妙,郁勃之气,将金石书法与写意绘画完美结合,为海派绘画开辟了新天地,成为了文人写意画的一代宗师,极大地丰富了吴昌硕先生的艺术成就。但他这座雄伟艺术宝塔的基础和塔尖还是“书法”。沙孟海先生曾评价:“昌硕先生以诗、书、画、印四绝雄视一世,一般看法,他的最基本功夫是放在书法上的。”(沙著《吴昌硕先生的书法》)所以,纵观吴昌硕一生的艺术成就,仍然以书法的成就最大、最高。

吴昌硕先生的书法,诸体皆能。总体上是:己意多于师法,自创大于继承。其真书师法钟太傅,又涉猎北魏碑学,隶书结体偏好纵长之势、且终生不变,行草追求“既易纵情书写又易识易读、既便于艺术表达又具备实用功能”的书体风格,篆书钟爱《石鼓文》,心慕手追,以临为创,取法《石鼓文》,化变《石鼓文》,以苍茫、雄浑、深邃的大格局,洞开了诗词、绘画、篆刻创作的洪荒之门,成就了他一生的艺术辉煌!

和爱因斯坦当面交流过的中国人都有谁,你了解吗

爱因斯坦,世界物理学界的大咖,相对论的提出者,在世界范围内无人不知。能与他见上一面,都是极难的事情,更别说和他当面交流拍照。在爱因斯坦有生之年,诺大的中国,世界第一人口国,能与其当面交流过的人,真的屈指可数。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和大神当面交流过的几位中国人,个个都不简单。

一、论学术成就最可能和爱因斯坦当面交流的就是杨振宁了。2021年9月22日,是杨振宁的100岁华诞,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给其过生日研讨会。

据杨振宁的回忆,他与爱因斯坦有过三次正式的交往。第一次是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聆听大神的讲座,此时的杨振宁刚刚获得博士学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自然也没有机会和大神当面交流。

此后的几年间,杨振宁和李政道有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关于物理相变,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这让同样喜好相变研究的爱因斯坦非常兴奋,立即安排人找到杨振宁,提出想当面交流的想法。这次交流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很多人以为两位牛人在一起交流,肯定会碰出激烈的火光。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杨振宁曾说这一个半小时,他并没有获得智慧,主要因为爱因斯坦英语中夹杂着德语,本来就深奥的交流,稍听不真就很难懂得。

最后一次正式近距离接触,据说是一次爱因斯坦和玻尔的演讲会,旨在试图阐明量子力学的意义。这次由于是两位大师间的交流,作为听众的杨振宁自然没有当面交谈。另外,玻尔的丹麦口音也很重,台下更多的听众都听的似是而非,能看到两位大神的交锋已经够了,谁还在乎听懂没听懂?

二、第二位和爱因斯坦当面交流的人就是周培源。因为他曾师从爱因斯坦,周培源也是唯一一位爱因斯坦身边长期从事相对论研究的中国人,也是当时为数不多几位懂得相对论的人。1936年至1937年间,周培源赴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参加了爱因斯坦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研究。

三、1922年,著名的书画家、实业家和慈善家王一亭,在上海自己家中宴请了爱因斯坦夫妇,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爱因斯坦的头发发型仍然可见。

四、民国初期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一生致力于全世界平民的文化教育事业,被尊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在1943年晏阳初受邀参加了哥白尼逝世400年纪念大会,在这里,晏阳初被评选为“当今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与其一道的还有爱因斯坦、劳仑斯、福特等人,并留下了与爱因斯坦同框合影照,只是他们之间有没有说过什么话,已无从得知了。

五、中国数学第一人陈省身。1942年,受邀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许多数学领域名人,自然包括爱因斯坦,并与其交流包括广义相对论在内的课题。

其实,爱因斯坦见过面的中国人不在少数,可真正能够与其当面交流,的确没几人。没有很高的研究成果和学术造诣,又如何能和大师之间有话题呢?

吴昌硕在书法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书画如其人,书画最高境界就是以书画作为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风格,传达自己的精气神。吴昌硕先生金石味十足的书法作品以及他的篆刻作品正是这样,这种溶自己的性格、经历、个性、品质于一炉的艺术风格深深的影响了后期一大批的艺术家,在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作品中都有所表现。“书至画为高度,画以书作极则”,在书如其人,书品如一的这一领域,先生在书法上是大家、是教育家、是继清民国后的先导者。

附:吴昌硕先生是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湖州的安吉有哪几个好玩的景点

独松关和古驿道 独松关和古驿道,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关上村及至杭百丈镇独松村。独松关横跨东西两山,关墙块石垒筑,原长约80米。现存山溪以西部分,长23.5米,宽13米,高6.6米。南北向瓮城式构筑,原有箭楼,箭楼瓮口南北长4.75米、东西宽3米。拱券式关门,面北拱券门式,高3.2米、面南拱门有两道拱券,其中内拱高4.06米,外拱高3.2米。墙体内用黄土杂石子夯筑而成。独松关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抵御北方敌兵的重要关隘。古驿道,为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陆路捷径之要道。现存1200余米。 奉宪禁碑 “奉宪禁碑”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村独松关以南。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