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贝尔加湖里面会出现海鱼?把鲨鱼放在淡水湖会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贝尔加湖里面会出现海鱼

“湖”通常是指陆地上形成的大片淡水水域,比如我国的五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这些湖泊中清一色的都是淡水生物。但是,作为欧亚大陆上最大的淡水的贝加尔湖中却生活着海洋生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简单地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贝加尔湖里有哪些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不但是欧亚大陆第一大淡水湖,还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它的最大深度在1634-1741米之间。从整体上看,贝加尔湖四周有山脉和丘陵包围,属于盆地地形的淡水湖,而这也是它比较深的原因。由于其周围环境较好,而且水中的含氧量较高,所以,它也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湖。(贝加尔湖的三大最)

清澈并且富含氧气的水也养育了大量的生物,据统计,在贝加尔湖中约有1550种动物栖息于此,并且有1200多种是该湖独有的物种,而这就是贝加尔湖“富饶的湖泊”的由来。

那么,贝加尔湖中的海洋生物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所谓的海洋生物不过是在海洋中常见,而在淡水中不常见的一些生物而已。所以,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几种“真假”海洋生物

第一种:贝加尔海豹。(真)海豹是海洋中比较常见的哺乳动物,但是在贝加尔湖中生活着世界上少有的淡水海豹,它就是贝加尔海豹(贝加尔海豹并不是唯一的淡水海豹,还有塞马环斑海豹以及拉多加海豹都是淡水海豹)。

从整体上看,贝加尔海豹除了比其他的海豹小一些(最小的海豹)外,其他的外观、习性都与在海洋中的海豹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科学家根据贝加尔海豹的DNA还有遗传学上的一些分析对比发现,贝加尔海豹与北冰洋地区的环斑海豹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因此,科学家人物,它们可能与其他环斑海豹属于同一祖先。

第二种:贝加尔鲨鱼、龙虾、海螺(假)

鲨鱼与海豹一样,大都是海洋中的生物,但是同样的,鲨鱼也有在淡水生活的,比如牛鲨除了在海洋中外,一些族群在亚马逊河以及尼加拉瓜湖等淡水水域中也能发现。不过,贝加尔鲨鱼并不是真正的鲨鱼,我们之所以把它拿出来单独的说,是因为许多科普文将其曲解了。其实,贝加尔鲨鱼只是长得有点像鲨鱼而已,它与鲨鱼除了长相外,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

贝加尔鲨鱼的学名为贝加尔湖杜父鱼,它是渊杜父鱼科下的物种,体长最大也只有20厘米左右,这个体长比世界上最小的鲨鱼硬背侏儒鲨都要小一些(平均30厘米的体长)。除了所谓的“鲨鱼”外,还有贝加尔龙虾、贝加尔海螺,其实也是龙虾是淡水鳌虾,也就是我们常吃的小龙虾,而海螺其实是长的有点像海螺的淡水螺。

由此可见,贝加尔湖中真正是海洋生物的很少,它们只是从外观上看与一些海洋生物有些相似,当然,它们大多数都是与其他淡水水域中的生物存在更近的亲缘关系。只有贝加尔海豹是源于海洋的环斑海豹,经过长期的独立演化形成了新的物种。

环斑海豹是如何跑到贝加尔湖中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贝加尔湖离海洋至少有2000公里的距离,而作为鳍足类动物,海豹在陆地上的行走能力极差,显然是不可能自己跋涉千里,一跳一跳的来到贝加尔湖。那么,它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呢?

首先,根据科学家对贝加尔湖水底的岩石分析,这个湖是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形成的。而在这个时候,正是鳍足亚目演化的初始阶段,根据已发现的化石分析,科学家认为最早的鳍足类动物是由陆地上的熊超科下的食肉动物进入淡水中觅食才开始演化的,不过具体是哪一种动物到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直到距今约2400万年前,达氏海幼兽出现了,这是海豹的最早的直系祖先,它们有着发达的四肢,长长的尾巴,最关键的是它们的脚上长出了蹼。

由此可见,在贝加尔湖形成之后,海豹还没有成功演化出来。因此,关于贝加尔海豹的由来也就有了两个说法:

第一个是在海豹演化之初,一部分的达氏海幼兽就已经来到了贝加尔湖,并且在这里一直生存着,而在北冰洋地区的达氏海幼兽正常的演化成了生活在海洋中的环斑海豹以及其他海豹。

第二个是说海豹演化成功之后,原本生活在北冰洋附近的环斑海豹,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有了从海洋进入到陆地河流的机会,于是一部分的环斑海豹就顺着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西伯利亚流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之一)的支流安加拉河进入了贝加尔湖中。当这些环斑海豹进入贝加尔湖后,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鱼类可供捕食,所以就一直在此定居,从此与北冰洋的环斑海豹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单独的种-贝加尔海豹。(下图为贝加尔湖周边流域

总结

贝加尔湖中所谓的海洋生物其实大都是假的,不过从DNA的研究发现,贝加尔海豹源于海洋倒是真的,而它们是如何从北冰洋进入贝加尔湖的,到目前有两个科学的推断,不过具体哪一个才是它真正来到这里的方式,还没有一个定论。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一种,毕竟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冰洋的环斑海豹想要来到这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还是陆地动物时,通过迁徙来到这里,然后独立的演化,可能性就比较的大了。

把鲨鱼放在淡水湖会怎么样

把鲨鱼放在谈水湖会怎么样?

其实有淡水鲨,所以把淡水鲨鱼放在淡水湖泊里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正是它们所需要的环境!不过所谓的淡水鲨鱼并不是真正的鲨鱼,而是苏氏圆腹鷶的俗称!真正鲨鱼放在淡水里是有问题的,要不了多久就会体液不平衡而死亡!

为什么鲨鱼不能在淡水中生存?

我们知道腌菜时加了大量盐的菜会析出大量的水分,这是因为水在向“水浓度低”的区域扩散,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量失水的同时,被渗入了大量盐分,因而可以长期储存!当然如果将一颗腌菜泡入淡水,过程则相反,菜中的盐分会扩散的淡水中,而水则会大量渗入菜的细胞组织内!这是我们腌制菜品或调整腌菜咸淡的惯用手法!

生活在海水中的硬骨鱼类,在鳃片中可以淡化海水,由“泌氯细胞”将海水淡化,进入鱼体内的就是淡水,并且在海洋鱼类与海水接触的表面有一成半渗透膜,就像海水淡化的渗透膜一样,能神奇的将盐分阻挡在外,所以海洋鱼类在海水中快乐的生活了数亿年!

鲨鱼这类软骨鱼类则不具备这些功能,但它的操作方法比较暴力,即体内含有比较高的尿素和三甲胺,体液渗透压比海水要高那么一丢丢,海水可以通过鳃和口腔黏膜渗入体内,而体内过多的水分则由肾脏排入海洋,维持体液浓度平衡,保证鲨鱼在海洋中的生存!

当然鲨鱼这种将尿素和三甲胺留在体内保持渗透压的做法确实保证了它可以成功的生活在海洋中,但问题是鲨鱼肉就没法下口了,不过这仍然没有保证它被大量屠杀,因为鱼翅似乎不受影响!

假如鲨鱼到了淡水中,那么事情可能会有些严重,淡水会大量渗入细胞,首先这会引起体液浓度大幅变化,其次是细胞膨胀,体积增大,严重时则会破裂,最终导致死亡!其实这个过程也适合大量其他海洋鱼类在淡水中的过程,短时间内并不会有问题,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失去活力,最终死亡!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海水比重和淡水不一样,而硬骨鱼类都有鱼顠来调节浮力,这问题并不突出,但鲨鱼除了游动上浮与下沉以外,另外的浮力调节是通过肝脏来调整的,所以淡水生存也会给它增加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为什么贝尔加湖里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却生活在淡水中?

贝加尔湖中生活了淡水海豹,还有杜父鱼以及海螺与海绵,这些海洋性生物在贝加尔湖中生存自如,没有任何障碍!其实贝加尔湖在形成初期时是一个咸水湖泊,因为只是断裂带将海水隔离在了一个封闭的区域内,而且同期的地质运动导致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转而注入贝加尔湖,将一个内陆咸水湖泊在数十万年的时间里逐渐降低了浓度,最终成为淡水湖泊!

注入贝加尔湖的水系

当然这个慢慢过程也让贝加尔湖里的海洋性物种慢慢适应的浓度逐渐降低的环境,当然你不要奢望这些已经习惯了淡水环境的海洋性生物可以重新回到海洋中生存!也许给他们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时间可以重新适应海洋,但至少短期内是不可能了!

海水和淡水都能生活的鱼类

当然各位不要以为海洋鱼类就不能生活在淡水中,其实有很多鱼类两边都来去自如的,比如上文中说的鲨鱼中的公牛鲨,就是一种淡水海水通吃的鱼类,它可以根据环境中水的盐分浓度调节体液浓度,而且公牛鲨在海洋中还比淡水里脾气要好一些,据说是因为淡水中的公牛鲨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它脾气极为暴躁!

当然很多海洋中的洄游鱼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