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勤织丰收网,中山台企冲刺“开门红
发布时间: 2023-07-11

跑客户、参展会、赶订单……新春伊始,中山的台资企业呈现出一片抓生产扩投资、抢机遇谋发展的蓬勃景象。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新十条”的落地和实施,台资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各项业务回暖势头明显,国内外订单稳步恢复和增长,更有不少企业忙着策划推进新一轮的扩张布局,力图抓住供应链调整的契机,开发新产品、寻找新客户、抢占新市场,努力在市场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台资聚集,加速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春节期间只休息了半天,大年初一就正常开工赶订单,这是中高端5G板材应用供应商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台光”)的状况。中山台光总经理庄欣颖表示,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山台光将加快新供300亩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打造集团全球最大厂区。庄欣颖相信今年中山台光业绩会有明显增长,能为中山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公司在中山的未来十分值得期待。

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中山市馥琳化妆品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以专业彩妆产品为主的专业ODM/OEM代工工厂,客户以欧美为主,同时销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公司总经理骆彦良表示,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已新购地30亩进行扩产,去年产值增长17%,今年预计增长25%,公司的业务会蒸蒸日上,中山是公司扎根、发展壮大的乐土。

自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落户中山以来,台资企业在中山蓬勃发展。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390家,现有台资企业915家,广泛分布于电子、IT、化工、五金、机械、制鞋、制衣、照明、运动器材、健康医疗等领域。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台资37.51亿美元,台资企业已然成为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工改”带来新机遇

中山澄品实业公司是全市第一家开展“工改”项目的台资企业,项目占地40亩。改造前,公司是一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衣企业,5栋旧厂房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容积率仅1.21。为谋划长远发展,项目将原有低效土地进行集约开发利用,打造一个约10万平方米的创业项目孵化及加速基地。

展开全文

中山澄品实业公司“工改”项目规划图。

项目运营负责人、中山联速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凯钧表示,“工改”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公司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争取展开新一轮腾飞。目前,该公司“工改”项目进展理想,一期项目已经改造完成,二期项目也已启动,计划分三期完成改造,建设一座现代化科创园区,容积率达3.5,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

同样对“工改”兴趣满满的,还有中山高纬阀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高纬科技”)。高纬科技经理雷汉昌介绍,该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各种阀门、精密轴承及其零配件等,目前有计划参与“工改”,建设厂房7万平方米,除自用外拟引入产业链配套企业。雷汉昌表示,2023年公司订单充足,在大力稳定国外订单的同时继续努力开拓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预计今年公司产值同比会有较大增长。一年来中山的营商环境发生了很好的变化,高质量发展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让台商台企感到温暖和振奋。

中山高纬阀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当好台商台企的联络员、服务员和勤务员

2023年开年,伴随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响,中山市委台办(中山市台务局)领导班子率机关干部密集式分片走访慰问台资企业,传递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所存在的困难和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至2月15日,共走访重点台企超40 家,面对面与近200多位企业负责人和台干进行座谈交流。

中山市台湾事务局、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举办新春团拜活动。

在此前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的新春团拜上,中山市委台办主任、中山市台务局局长冼智前表示,台商台企对中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市台办系统和党员干部将坚定不移、无私高效地当好台商台企的联络员、服务员和勤务员,全力支持台商台企加快发展。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世岳表示,中山正面临再次腾飞的大好机会,广大台商台企对此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扎根中山,聚精会神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推进中山高质量发展及现代化建设。

【采写】伍杰

【作者】 伍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