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流赭是什么?《左赤右者》怎么拼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山海经》里的流赭是什么

感谢邀请。

《山海经》所言“流赭”,很可能是垩矿。

《山海经》的《西山经二》说:“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枏(nán),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其阳多㻬(tú)琈(fú)之玉,其阴多铜。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

流赭(zhě),晋代郭璞注曰:红土也。

赭矿,是垩(è)矿的一种,可制瓷器,亦可炼铝。《山海经》的年代,金银铜铁锡已知道利用,好像还未知铝之冶炼及用途。

红颜色的土,和水涂于牛马防病,或为源于辟邪的迷信,或因铝矾土确有某些杀菌消炎的外用作用。

所谓“流赭”,是说显现于“灌水”之中,随水流出或为水底之物。

赭矿质脆,称“石脆之山”极其准确,可见古人并非瞎说。

现在陕西泾阳之南,于关中盆地中有一座矮山,海拔约600米。据说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石脆山。 《山海经》千余年后,“流赭”的确用来指代流放的囚犯。唐代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诗曰:“挥袂静崑炎,开关纳流赭。” 这里的“流”,应该是指流放。而“赭”,或为囚人着红衣,或为脸上“墨”红字。

这与《山海经》里的“流赭”,含义已大相径庭了。

《左赤右者》怎么拼怎么念

拼音: zhě

部首:赤部 笔画:15

释义:红褐色;借指罪人。

组词:

  • 流赭 liú zhě ,指被流放的犯人。出自唐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挥袂静昆炎,开关纳流赭。”

  • 赭红 zhě hónɡ, 红褐色。

  • 赭白 zhě bái,指毛色赤白相间的骏马,出自《载记》:慕容有骏马名赭白,有奇相逸力。

  • 赭衣 zhě yī,古代罪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指囚犯,罪人。出自汉 贾山 《至言》:“赭衣半道,羣盗满山”。

  • 赭石 zhě shí,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土状,可做颜料。

赭怎么读音

赭读音是zhě。

赭字属于者字族。在者字族里,者字都是声符兼义符。者字族汉字都与“家”、“室”之义有关。赭的本义是“生产赤色颜料的专业户”。

赭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章也切《集韵》《韵会》《正韵》止野切,?音者。《说文》赤土也。《前汉·司马相如传》其土则丹靑赭垩。《注》赭,今之赤土也。

又《博雅》赤也。《诗·邶风》赫如渥赭。《疏》赫然而赤,如厚渍之丹赭。《史记·秦始皇纪》伐湘山树赭其山。《前汉·礼乐志》沾汗赤沫流赭。

又赭衣,罪人服。《前汉·?法志》赭衣塞路。《荀子·正论篇》杀赭衣而不准。《注》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

说文解字

(赭)赤土也。邶风赫如渥赭、卽秦风之颜如渥丹。故笺训赭为丹。古秦风、毛亦作渥赭。是以韩诗作沰。沰与赭音义皆同也。管子地数篇云。上有赭者下有铁。是赭之本义为赤土也。引申为凡赤。从赤。者声。之也切。古音在五部。

扩展资料:

简体:赤,部外笔画:8,总笔画:15

繁体:赤,部外笔画:8,总笔画:15

组词:赭石 龛赭 野赭 赭面

1、赭石,zhě shí ,矿物,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通常呈暗棕色,也有土黄色或红色的,主要用作颜料。

2、龛赭,kān zhě,龛山与赭山的并称。在浙江省萧山市东北。古时两山夹江对峙。现均处钱塘江南岸。

3、野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ě zhě ,是指原野如赭,草木俱无。

4、赭面,zhě miàn,汉语词语,释义为以赤色涂脸。赤红色的脸膛。因愤怒而脸涨得通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