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是什么意思?有一段话,好像是说什么与其昏昏,什么使人昭昭,请问全文是怎么说的出处是哪里意思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是什么意思

老子《道德经•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唯夫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有三层意思和含义,第一层是指———圣人的身份、生命高贵,命很值钱,即使自己没有什么病症,身体健康正常,也要要求自己和别人时刻象有病一样、重病一样看待和对待,时刻保持高度的尊重、重视和警示、警觉。

第二层意思和含义是指:圣人的大脑天资聪明智慧,即使没有病,也会有过人之处太想多了,聪明过了头,聪明反被聪明误,也会得心病,而且比别人的心病更厉害,而且还不知道自己所犯的毛病属轻属重。

第三层意思和含义是指:即使是圣人,世间上没有十全十美、100%的完美无缺的人,不可能万能神通广大,圣人的能力和才华、聪明智慧是有限度,总是存在着这样或哪样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或哪样的不足、不周全、不到之处,称之为:病病。

唯夫病病,是以不病:它的三层意思和含义的解释释义恰恰与圣人的三层意思和含义的解释释义相反、相对。

唯夫病病,是以不病:第一层意思和含义是指———天下苍生凡俗夫子、普通老百姓的命,社会身份低贱,没有什么高贵、高尚之处,“不值钱”。

第二层意思和含义是指:即使凡夫俗子,从真正的意义上讲得了病症,也算不了什么大不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别人和他(她)自己本人不把自己的病从根本上就没有当回事、漠不关心的样子,不当病人看待和对待。

第三层意思和含义是指:普通百姓、凡夫俗子,属于“愚人”。即使大脑思想和思维再笨、再愚昧无知,有毛病也属于没有毛病。老百姓即使有一切的各种各样的缺点和过失,再怎么犯错、混沌,也不是毛病;作为圣人、作为上流社会的贵族、士族等阶层的所谓明白人、聪明人不能、不应该与百姓计较,完全应该理解、同情、支持和理所当然的体谅和体贴凡夫俗子艰苦与艰难。

有一段话,好像是说什么与其昏昏,什么使人昭昭,请问全文是怎么说的出处是哪里意思是什么

【原文】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

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读解】

我们今天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都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意思.

相反,身歪却要求影子正,源浊却要求流水清,自己都没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而且,孟子说得好:“缘本求鱼虽然得不到鱼,但却没有什么 后患.以你的所作所为追求你想得到的,越是努力,越是后患无 穷.”(《梁惠王上》)这段批评粱惠玉的话,移在这里来批评“以 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真是准确极了.

是啊,如果是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专,误人子弟;如果是一位官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句啥意思

全句为:“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出自老子。意为:俗人自己为明确,就我糊涂。俗人都明察秋毫,就我什么都不知道,众人们都自以为是,而我却鄙陋顽固不化。

如何理解孟子说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意思是讲以前的圣贤者都是自已先搞明白了问题,才去使别人明白,而现在的人自己都还没把问题搞清楚,就想着去教别人明白。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