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春晖下一句(寸草春晖出自哪首诗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寸草春晖出自哪首诗

游子吟
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2、意恐:担心。
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用寸草春晖造句

 寸草春晖造句
  1、老师今天出了“寸草春晖”的作文题,就是在提醒大家要永远记得父母之恩。
  2、谁言寸草心,报答三春晖。
  3、寸草春晖,人之常情,所以除非不得已,哪有为人子女忍弃父母于不顾的?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应该给父母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
  5、他这篇思亲的文章,充满了寸草春晖之情。

安步当车 杯弓蛇影 不翼而飞 差强人意 车水马龙 尺短寸长 寸草春晖 道不拾遗 点石成金 断章取义 发愤图强

安步当车 【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杯弓蛇影
【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金玦厖凉含隐痛,~负奇冤。

不翼而飞 【解释】: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了

差强人意
【解释】: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

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花天酒地,闹个不休,~,日无暇晷。

尺短寸长
解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正所谓尺短寸长

寸草春晖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无根处,枉教丹桂吐奇芬。

道不拾遗
【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人人称赞~,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点石成金
【解释】: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这篇文章本来还可以的,不过经过你的修改,真是点石成金,更好了。

断章取义 解释】: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故入人罪。

发愤图强
【解释】: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我们要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上联“娘育子”,下联“儿报恩,寸草春晖绵绵个青”填什么

上联:母育德,滴乳暖意切切真心愿,

下联:儿报恩,寸草春晖绵绵情意长。

对联: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