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吴姓祠堂在那里?吴氏宗祠的介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浙江慈溪吴姓祠堂在那里

吴氏宗祠位于仙居县白塔镇厚仁村,最早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宗祠,为明代建筑。四合院式三幢三进,四厢房,一戏台,现存正堂和前厅。正堂三开间,悬山顶。宗祠作为明代木结构建筑,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吴氏宗祠的介绍

徽州歙县吴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宗祠内的木雕圆润而饱满,宗祠内的砖雕细腻而大气,宗祠内的石雕闻名中外——西湖十景图,百鹿图,特别是53件礼器更是汉民族祭祀文化的瑰宝。吴氏宗祠通过自身的建筑形式和徽派三雕精品的奉献,对徽州的汉族祭祀文化,宗族文化,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及渊远历史做了无声的描述,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具体体现。

吴氏宗祠的简介

洪内大鹏吴氏祖宇为吴氏开基祖柒赐公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七年巳亥年(公元1419年)建成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坐甲向庚,二进院,砖木结构,宇名“大鹏”。洪内大鹏吴氏位于福建省永春县锦斗镇洪内村金鸡坪山下,与著名AAA旅游区乌髻岩相邻。宗祠是凝聚汉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请问吴氏在中国最大宗祠在哪里

北岸吴氏宗祠坐落于徽州歙县北岸村,始建于明早期。清道光六年的时候,由吴氏族人吴应晟出资二十二万两,集资两万两,共计二十四万两白银重新扩建。时占地约十亩,是目前中华吴姓现存最大的清代宗祠,1998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内的木雕圆润而饱满,宗祠内的砖雕细腻而大气,宗祠内的石雕闻名中外——西湖十景图,百鹿图,特别是53件礼器更是中华祭祀文化的瑰宝。吴氏宗祠通过自身的建筑形式和徽派三雕精品的奉献,对徽州的祭祀文化,宗族文化,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及渊远历史做了无声的描述,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具体体现。
吴氏宗祠是仿品官三进两明堂五开间的建筑规制而建造的,三进五间的祠堂在皖南仍属罕见。

吴氏家族宗祠对联精选

  徽州歙县吴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坐落于徽州歙县北岸村,属于吴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吴氏家族祠堂对联,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吴氏家族祠堂对联,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

  吴氏家族宗祠对联摘抄

  梅里千古盛 延陵万年兴

  梅里松柏茂 延陵桂兰香

  青山扬硕德 碧水溯高风

  世家有首记 至德无双称

  观乐知时政 闻诗论国风

  挂剑心存义 延陵裔继贤

  梅里传三让 延陵继千秋

  世家记第一 至德名无双

  祖德传千古 延陵盛万年

  延陵世第 渤海家声

  世家记首吴文化 至德名邦孔圣书

  同心让国奔梅里 继祖遗风避延陵

  观乐论政传佳话 挂剑酬心树义名

  饮水思源扬祖德 知恩报本浴后昆

  敬祖千秋承祖德 尊宗万古继宗风

  延陵衍派家声远 至德宗传世泽长

  孔圣题碑宗族誉 延陵敬祖子孙荣

  望岀延陵家声远 源连梅里世泽长

  吴氏家族宗祠对联推荐

  季子门第德仁齐备 延陵世家忠孝惟馨

  让德高风雅观周乐 挂剑知交名垂青史

  祟贤逊国圣贤赞至德 敬祖尊宗祖先佑儿孙

  道统文章传三让德 诗书礼乐继千秋簪缨

  使鲁观乐闻声知变故 挂剑酬心尚义不欺心

  敬祖奉先中华传统美德 礼让开拓吴氏永久家风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民族 承先启名繁荣吴氏家业

  吴氏家族宗祠对联横批

  记首世家 至德传芳 让德传芳

  三让传芳 梅生传芳 挂剑酬心

  寻根溯源 祖德宗功 裕后光前

  延陵衍派 敬祖奉先 三让承徽

吴氏宗祠的历史

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始祖吴澄,进士出身,随宋室南渡,时任湖州长兴县令。先祖吴椿,宋理宗绍定三年庚寅(1230)随父路过三衢,到西安清源乡游览胜境,择居卢田,元末至正年间兵焚,由第五世祖吴世贤自卢田迁居王车塘。
第七世吴赈荣、吴赈隆两兄弟,积赀巨万,应诏输粟二千斛以济通州之欠,并输白金一百七十两于京,景泰帝恩赐七品散官以荣之,并于景泰四年(1453)恩旨立“旌表吴荣隆尚义之门”坊旌表,同时建造宗祠,又名“光裕堂”。
明嘉靖九年(1530)焚毁,现存吴氏宗祠及门前牌坊于嘉靖十一年(1532)重建。

吴氏大宗祠的介绍

宗祠主体五楹三进,建筑面积1131平方米,吴氏宗谱记载,明崇桢已卯年(1639)湖广布政使吴尚默倡建。1941年新四军撤离皖南时,在此祠召开告别大会,又为革命遗址。 是现存宗祠当中,唯一称“大宗祠”的,是茂林吴姓的祠堂。祠堂大门上的横额“吴氏大宗祠”五字,为明邑庠生吴国抡所书,书法苍古奇逸,如老树枯藤,互为撑柱;天梯石栈,自相钩连。大门两边还有一副镏金字的楹联,是明万历进士、泾县知县李邦华所撰,其联文为“延陵世泽传江左,泾里名家著水西”。

吴氏家族的祠堂在哪

陡山吴氏祠位于湖北省红安县陡山村村内的陡山吴氏祠是一座在建筑、木刻、陶塑、石雕等方面都很讲究做工,而且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建筑。

这座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后来毁于火灾,陡山吴氏祠是光绪年间的重修的。到陡山吴氏祠旅游,你会看到这是一座三进式的建筑群,由牌楼、大厅、深院等建筑所组成,祠堂拥有占地面积3000平米,其中建筑面积就达到1410平米。

吴氏祠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各种古建筑装饰工艺技法齐全,题材广泛,且制作精良,巧夺天工,是徽派古建筑艺术砖、石、木雕的宝贵遗产,曾历经战火的考验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其原貌基本得以保存。

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核定,被公布为第三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湖北民间工艺宝库”的美誉。

扩展资料:

建筑组成:

牌楼

祠堂的牌楼是一座龙头鱼尾式的三层飞檐建筑,屋檐上还悬挂着铜铃,正中的匾额上书写着“吴氏祠”这三个大字。步入大院,大院中还有两株清同治年间种植的桂花树,仍然枝繁叶茂。

祠堂的观乐楼是一座两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