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亿中国人,拒绝“卡脖子
发布时间: 2023-07-11

注:本文根据2月16日曾航在吴晓波频道的直播整理而来,部分内容有改动

国产替代乘风破浪

音频:

00:00

45:02

♬点击上方可收听文章朗读音频

各位星海情报局的朋友中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国产替代的相关话题,说到这个话题多少心情多少是有一些沉重,因为我记得10年前,我写过一本书叫《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当时我去过很多苹果的工厂,那时候,其实我们很少去聊国产替代这样一个话题,当时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全球化,还有全球分工。

展开全文

比如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早期的时候,芯片是在韩国三星的工厂里面生产的,屏幕是在韩国LG display的工厂里面制造的,还有很多日本生产的高端传感器和芯片,最后在中国大陆组装再卖到全世界。

但是到了今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都在讲,很多东西对中国实施禁运,很多产业要脱钩,很多工厂要搬出中国,这个过程跟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很多产业必须要面临一个国产替代的情况。

我们自己有个微信公众号叫“星海情报局”,专注于写国产替代的相关案例,简单来说就是,比如美国人在造芯片,现在中国也在造,美国人在造大飞机,中国也在造,芯片和打飞机的国产替代的最新进展,到底怎么样?

目前为止写了至少几十个案例,最近也和吴晓波老师创办的蓝狮子图书合作编写了一本新书叫《大国锁钥》,现在还在走最后的出版流程。

今天我想把我们总结的一些规律趋势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总结了2022年在国产替代上比较有标志性的一些事件,举个例子,比如说 C919大飞机开始正式投入商用,上海东航在做运营最后的准备工作,还有我们的003号的航母,去年下水,这都是很重要的一些事情,总的来看,2022年我们整个突破还是相当之大的。

军用领域上,003号的航母它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和之前的辽宁舰还有山东舰,技术水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里面运用到了很多新技术,包括精密光学、特种钢材、输电与控制系统等等,比如像歼20、歼16等很多先进战斗机的发动机问题得到了解决,去年大规模的列装,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另外比如民用领域,去年俄乌战争,所以欧洲很缺天然气,所以中国制造的LNG船,在去年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幅提升,这个其实是很重要的信号,LNG船的技术含金量很高,过去中国LNG船的市场占有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去年提升到了将近30%,很了不起的一个进步,说明中国造船工业取得了一个很大的突破。

在汽车行业,我们国产车去年也做得非常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突破50%,中国汽车出口是突破了300万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很猛,新能源汽车去年的产销量都都突破了700万辆。

还有说我们的医疗器械领域,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设备也取得了很大的一个突破;航天领域的突破也很大,比如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去年火箭发射,国营包括民营航天共计进行了六十多次发射。半导体领域去年的主要突破集中在半导体设备,比如说国产的光刻机,还有北方华创的蚀刻机。

说这么多,其实我们最关注的一个数据就是基础工业水平,我举个例子来说说基础工业水平有多么重要,关注国际新闻和俄乌冲突的朋友能看出来,俄罗斯打的是比较狼狈,核心的原因是什么?

按照我们的观察,根源是俄罗斯基础工业水平的大幅退化,前线用到的那些武器装备,我们往深处去研究,大部分都会和新材料、半导体产生联系,还有一些加工设备,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以后,基础工业水平严重衰退,相反中国的基础工业水平在过去的十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里有一个权威数据,欧盟每年会发布全球企业研发投入的报告,在这全世界研发投入最多的2500家公司里,美国占到了779家,中国是597家,中国入选的数量实际上是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那俄罗斯有多少家?俄罗斯只有1家。

所以俄罗斯工业水平的衰退是有道理的,甚至于俄乌冲突的时候,要向伊朗这种国家去进口无人机。但是中国在基础工业的研发研投入上是有很大提升,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华为,它的研发投入在全世界所有的公司里面是排名第二名,仅次于谷歌。

然后我们看这张图,这是一些顶级的工业产品,比如说歼20隐形战斗机,它里面要用到什么东西,比如说头盔瞄准系统、相控阵雷达、一体成型座舱玻璃、机身的复合材料、还有3D打印的机身框架和高推动比的航空发动机,实际上这些东西就非常依赖于基础工业的进步。

放到航母这一页,去年很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我们003号航母的下水,003号航母用到了大量新技术,比如说电磁弹射,这个技术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掌握,比如说工程雷达,还有它上面很多的先进材料,这些技术全都依赖很强的综合工业体系,也就是说中国基础工业上的巨大进步,会带动很多行业都会受益。

我再举一个例子,不只是军用,包括像民用领域,比如大疆做的无人机,你不要小看这样的产品,中国在旋翼无人机领域在全世界是遥遥领先,无人机要用到很多工业加工的技术,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苹果供应链,苹果对对供应链的高水准要求锻炼出的中国工业加工能力的进步,对类似大疆这样企业的成长是有很直接的推动。

总的来说,截止到2022年,国产替代发展相对比较好的一些产业,有消费电子、高铁、工程机械、军工、航天、互联网、光伏、液晶面板、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特高压输电,还有造船。

这些产业是有共性的,刚才也有朋友问,我们怎么样去寻找投资机会,我觉得大家一定要去总结共性,尤其国产替代是时代的大浪潮,各行各业都会主动或被迫寻求国产替代,针对于那些国产替代确定性会比较高的行业,是有规律有共性可以总结的。

我们总结的有,首先是产业链相对简单一些的行业,举个例子,互联网就是非常典型的,它和大家的日常消费联系密切,但是产业链又相对比较简单,也就是说市场有需求但又不需要有紧密的上下游联系,从研发的角度来看,比如要造大飞机,可能涉及到上千家企业、高校的协同,但是研发某个互联网产品,可能只需要十几个工程师,在一个小作坊里面就做出来了,所以说互联网的国产替代做得非常好,一旦政策上有红利,比如说在敏感领域,国外的互联网公司不方便进入,国产替代的发展就会非常快。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要选择刚需的行业,比如说不计回报的一些行业,最典型的就是军工和航天,因为大家知道因为涉及到国防安全,军工航天对经济方面的回报不会很敏感,首要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前几年的时候,我们运20的军用运输机的列装,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

简单来说,造军用设备相较于民用设备往往比较容易,我们就以飞机为例,军用飞机,不用去考虑油耗,甚至不用考虑过多的安全性,设计成本各方面没有很敏感,但是民用飞机,例如c919,要考虑安全性还有经济性,油耗还有舒适性,其实难度是要高很多的。

所以这样的一些领域,像军工航天,我觉得是高度确定的,因为当下这种比较紧张的外部环境,在这些领域国家是会去持续投入的。

还有一些后发产业,比如说2000年以后才兴起的产业,像新能源汽车、无人机,这些产业大家的起点都很低,中国的工业基础经过积累现在是非常好的,我们在竞争的时候没有被扔下太多,无人机我们就发展得很好,不管是军用无人机还是民用无人机都做得非常好。

另外的话,我们在研究很多国产替代的时候,发现往往是一个点取得突破,会带动后面5年10年里大量的相关领域都取得巨大的突破。

就以发动机为例,大家知道这两年国产航空发动机、比如太行发动机,实际上取得了比较多的一个突破的。所以这两年我们的新的机型,列装的数量比之前多很多,比如歼20、歼16还有歼10c,这几年都是井喷式列装,就是因为航空发动机的突破发展。

同样的道理,假设我们的半导体取得重大突破,很多行业都会收益,比如说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新能源能新基建,某些产业间的联系是高度确定的,大家在做投资的时候,大概就可以推算,哪些相关行业会紧跟着一起取得突破,时间有限,我们就不详细展开。

下面我们要看的,就是国产替代推进比较困难的一些产业,比如说半导体、化工、制药、工业软件、高端机床,这些产业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行业是高度依赖国际分工的,像半导体和大飞机还有光刻机,光刻机的制造需要全球5000个厂商一起来协作,国产替代很难在短期内取得一个特别大的突破,

这些产业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某一个国家能够自己独立生产的,甚至连美国都没办法自己制造光刻机,还有荷兰的阿斯麦,它也不是说自己能够独立生产光刻机,也必须要依赖于国际分工与合作。

我再举一个案例,韩国的半导体,尤其是高端制程,在很长时间里是把中国台湾甩在后面的,苹果手机早期的时候,芯片都是在韩国三星的工厂去做代工,但是过去几年中国台湾尤其是台积电,在高端制程这一领域,远远地把韩国甩在后面,标志性的分水岭是在2019年,因为2019年日本韩国的外交出现了问题,日本就对韩国实施高端半导体材料的禁运,这对韩国打击太大了。

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在全世界遥遥领先,尤其是光刻胶等等这些半导体的材料,因为半导体材料拼的是什么?拼的是化学。我们去数了一下,日本在2000年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就出了8位,所以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做得非常好,那么在日本给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