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宝人物(道家的四大天师都有谁所说的“三宝”,“三宝”又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道家的四大天师都有谁所说的“三宝”,“三宝”又是什么!

道家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的时候 ,经常成为那一时期的国教,在道教史上出现了许多传奇人物,现在就给大家认识一下道家的四大天师与三宝

四大天师,即张天师张道陵,字辅汉,是道家有名的祖天师。他的孙子就是汉时的张鲁,是道教的创始人)许天师许逊(晋代道人,字敬之,又称“许真君”许逊生于吴赤乌南宋时被净明道奉为祖师),萨天师萨守坚(崇恩真君。是宋代著名道士,道号全阳子),葛天师葛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人,道教尊为四大天师。  四大天师在道教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道家“三宝”一是学道者的三宝是为道宝尊的玉清元始天尊,经宝尊的上清灵宝天尊,师宝尊的太清道德天尊。二、修道者的三宝就是以“精、气、神”为修养主旨的。三、行道者的三宝就是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的中心。估计是在老子的三宝之上所创的,而老子三宝为: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

在我国的道教史上,出现了许多的人物,他们惊艳绝伦,而现在的道教也在提倡休养生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给了人们一个方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愿意在终南山修行的原因,它给了人们另一个方向,一个不同于别的教的方向。所以,我们要了解道教,去学习它的精华,给紧张的生活增加一丝的清凉。

郑和被叫为“三宝太监”的缘由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那么郑和这位明朝著名的太监,他为什么这么著名,以及为什么有人称他为三宝太监呢?

一、太监郑和的出生

郑和于1371年也就是明洪武4年出生,是家中的第2个儿子,郑和有姐妹4个人。当军队进攻云南的时候,郑和才10岁,他被掠走到南京被阉割成太监之后,就进入了朱棣的燕王府。在朱莉的燕王府当中,燕王朱棣见证和聪明伶俐,便把郑和留在自己的身边,成为自己的亲信,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随从文化水平提高,驻地,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自己的府中授课,还允许自己的随从随意阅读补充的大量尝试,因此天资聪明的章贺很快就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同时又因为郑和知识丰富,能够很出色的完成燕王委派给他的使命,因此得到了朱棣的器重。在郑和立下赫赫的战功之后,他的职位被升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式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

二、三宝太监的由来

郑和原本是姓马,单名一个和字,小名是三宝,又被称作三保,在正和城为内官监太监的时候,大家就称呼他为三宝太监。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7次下西洋的故事。这7次下西洋推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外交,并且稳定了当时东南亚的国际秩序,同时震慑住了当时的倭寇,维护了国家的安全,郑和每次下西洋都带上很多东西,因此他是传播中华文明的人。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开拓海图,他让当时的中国人对海上的线路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三、郑和对后世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特别久远而巨大的,英国前海军军官,海洋历史学家孟席斯,甚至认为政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大洋洲等地方,郑和7次下西洋,到达了30多个国家,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还要早87年。

郑和被称为三宝太监,那三宝是什么

所谓的“三宝”其实是他的本名“三保”。明朝年间的大太监郑和,可谓是古往今来最富盛名的宦官。他不仅是一位宦官,还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下西洋”更是我国人尽皆知的历史典故之一。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郑和还有一个外号,叫做“三宝太监”,为什么他会有这么一个看似莫名其妙的外号呢?所谓的“三宝”又指的是哪三宝?

三宝背后的故事其实很简单:郑和原名马三保。有一些学者认为,郑和的“三宝”太监是源于佛教的“三宝”也就是:僧,法,论,说实在的,这实在是“史无所载”。我们翻阅一下《明史》,就知道郑和是正统的回族人,他的宗教信仰也不可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佛教,而是伊斯兰教。身为穆斯林,他起一个“佛家韵味”的名字是想说明什么?郑和虽然也有过法号,但是他的法号辗转更改三次,之所以起法号,其实都是为了明朝年间“迎回佛牙舍利”所做出的政治举动而已。

在明朝的一部分民间资料和野史中,其实所谓的“三宝”太监是“三保太监”,此“保”非“彼保”。我们翻阅一下当时的县志资料,就能发现郑和的原名:马三保。根据史料记载,他所在的回族军队在洪武17年被明军所击败,从此被蓝玉等人带回朝廷作为俘虏处理。可能因为他在某方面有着“杰出天赋”,他就被净身入宫,久而久之成了朱棣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之一,我们熟知的“三保太监”。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什么“三宝太监”。

综上所述,其实所谓的“三宝太监”原本应该叫做“三保太监”,这个称谓源于郑和的原名:马三保。

郑和的原名究竟叫什么“三保”(三宝)究竟是郑和的什么称谓

郑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回族,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术家。
郑和原本姓马名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镇)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牛首山郑和墓郑和墓位于南京南郊牛首山麓,经修整后完全保留了原有的历史特征和穆斯林葬仪的习俗、规格与风貌,墓园下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航海28年,每个平台7级台阶,象征他七下西洋,此外还建有碑亭和“南京郑和墓史料陈列馆”。牛首山郑和墓是一个衣冠墓。南洋华侨传说,郑和葬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三宝垄。
郑和收长兄之长子为嫡后,迁居一所大宅,为记念先祖,名之为“马府”;马府原有房屋72间,但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为夷平地。1983年考古学家在南京太平公园(旧称马家花园)出土郑和府第遗物,有龙泉窑瓷器、宜兴紫砂、景德镇青花等。
东南亚一带的华人民间相信,伟大的郑和将军是所有华人的骄傲,也有人把郑和当成神来拜,他们认为郑和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而且有超自然的神力,就如神一般。也有人当郑和是“财神爷”,有些旅行团的导游特地安排旅客们去亲手摸一摸郑和雕像,说一模就会有财运,等等。
[郑和的一生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作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郑和的成长
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本身所具有的优秀光荣传统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 “郑“姓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由于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