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当儿子批评爸爸快要成为“手机的爸爸”时,爸爸该如何回复?为什么有些北方地区管爸爸叫“哒”(音译

 

2023/7/7 0:10:23 ('互联网')

本文目录

当儿子批评爸爸快要成为“手机的爸爸”时,爸爸该如何回复

谢邀回答,是的当我看到这个问题后我也没有做好怎么回复的准备,想了想应该和孩子说声:儿子,对不起我错了,爸爸忽略你了,爸改。
而这个问题也确实反应了当今家庭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我们所有家长当引以为戒。在这个离不开手机的时代该怎么与孩子相处成为家长们的必攻课,手机是当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一大产物,不能让这个产物阻碍了我们下一代的进步也呼吁大家慎重处理好手机在家庭中的关系不能让手机主宰了我们,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毁在我们自己手里。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呼吁大家在孩子面前请管好手机。管好自己

为什么有些北方地区管爸爸叫“哒”(音译)

大家好,本人是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博士,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史和民族史。

首先摆明我的观点:把父亲称为“达”并非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这个词很可能是来自突厥语的借用词。

1. “达”并非汉语词,而是源自突厥语的借用词

在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方言中有把爸爸叫做“达”的习惯,笔者老家为四川西北部地区,家父也叫本人的爷爷为“达达”,而不叫爸爸。

如果翻阅中国古代典籍,基本都是称呼爸爸为“父”或者“爹”。使用“达”这个称谓仅存在于各地的方言中,并不见于正史记载,所以这应该不是汉语里的固有习惯。

那么在其他民族语言中有没有把爸爸叫做“达”的情况呢?当然有,突厥语系诸语言中父亲就被称为“达”。例如在维吾尔语和撒拉语中,就管父亲叫dada(达达)。维吾尔语属于突厥语族里的葛逻禄语支,源自古代漠北回鹘人的语言,回鹘人和突厥人都是北方铁勒游牧集团的成员。而撒拉族的祖先是元朝时从中亚撒马尔汗迁往中国的一支西突厥部落,撒拉语同样属于突厥语族。

相对于汉语中“达”只是民间在使用的边缘化状态,突厥语中不仅有这个词的最早记载,而且存在于正统的历史文献当中。

根据出土的突厥语文献da(达)的最早期形式为ata和ada,音译为“阿达”。突厥文出现年代约在公元6世纪左右,为突厥、回鹘等突厥语系民族所使用。最早的文物为俄罗斯叶尼塞河和外蒙鄂尔浑流域出土的古代突厥文碑铭,这些铭文中记载了父亲的称呼为ata。在9世纪到15世纪的回鹘文文献中,称呼父亲为ata或者ada。《五体清文鉴》是清朝乾隆年间满、藏、蒙、维、汉五种语言合璧的官方辞典,其中维吾尔语对父亲的称呼为ata和dada。

雕刻有古代突厥文的鄂尔浑碑铭

通过以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到“达”这个词汇从ata到ada,再到dada的演变过程。举个例子,土耳其语也属于突厥语族,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全名为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土耳其语写作:Mustafa Kemal Atatürk,最后这个Atatürk(阿塔图尔克)可以分拆为Ata(阿塔)和türk(图尔克)两个部分。Ata(阿塔)就是父亲,türk(图尔克)就是土耳其,合在一起为“土耳其之父”的意思。

现代土耳其缔造者凯末尔名字里的Atatürk(阿塔图尔克)为土耳其之父的意思

那么突厥语中的“达”又是如何融入汉语的呢?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

2. “达”是如何进入汉语的

da(达)这个突厥语词汇被汉语所采纳,很有可能跟拓跋鲜卑人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在北方建立了强大的北魏政权。而之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四个政权也是源自于北魏。建立隋唐帝国的杨氏和李氏同样出自北魏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所以说拓跋鲜卑,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政治军事领域,他们在语言方面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例如,今天我们管兄长叫哥哥,这其实就是源自拓跋鲜卑的语言。根据《晋书》的记载,“哥”是鲜卑语“阿干”的汉化转写。而到了唐代才开始把“兄”叫“哥”,这种叫法来自李唐的鲜卑语,李唐王室母系皆为鲜卑人。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肯定会说拓跋鲜卑说的是鲜卑语,而鲜卑语属于蒙古语族,怎么可能怎么会把da(达)这个突厥语词汇带入汉语中呢?

随着近年来科研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部虽然被称为鲜卑,但是他们所说的语言很可能根本就不是鲜卑语,而是突厥语。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记载东汉桓帝时期,匈奴帝国崩溃后源自东北的鲜卑人在首领檀石槐的领导下尽占匈奴故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也就是说从此之后,被征服的大量匈奴遗民也改称“鲜卑”了。

《三国志·鲜卑传》将鲜卑分为“东部鲜卑”和“西部鲜卑”,“东部鲜卑”通常指鲜卑本部,而“西部鲜卑”则是被鲜卑征服的原匈奴部落。《魏略·西戎传》指出这些源自匈奴的部族“不与东部鲜卑同也”。拓跋部则屡屡在《魏书》自称为“西部”。

源自匈奴的拓跋部与鲜卑本部族属不同,因此在习俗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典籍显示在当时属于东部鲜卑的慕容氏是公认的正统鲜卑。慕容氏将拓跋部、铁弗部、秃发部等具有匈奴血统的西部鲜卑贬斥为“索头”。

“索头”其实是指一种发型,主要特征为蓄留全发,不剪发,并且编成辫子披在脑后。《南齐书·魏虏传》云“魏虏,匈奴种也,姓拓跋氏……亦谓鲜卑。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这里“魏虏”是南朝对北魏的蔑称。留辫发是源自匈奴的西部鲜卑的共同外貌特征。

而起源于东北的正统鲜卑人的发型则完全不同,他们的发型被称为“髡发”,其最大特征是要么全剃,要么剃掉一部分头发。同样起源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契丹人、满洲人的发型就是“髡发”。

辽代壁画上契丹人的髡发

北齐重臣徐显秀墓中就出土了辫发的拓跋鲜卑骑士俑,而唐朝开国元老、唐太宗的大舅哥长孙无忌的发型也是“索头”(见本人旧文《唐太宗的大舅哥长孙无忌是个留辫子的胖大叔》:

我是残疾爸爸抱养的女孩子,今年考入北大,可爸爸生活越来越不能自理了,我怎么办

最好的选择有两个。

一是带爸爸去上学。可以把困难和学校相关部门沟通下,在学校找到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安置你们父女俩。然后申勤工助学岗位,或者找合适的学生兼职,解决你俩的温饱问题,同时兼顾好自己的学业。这样你肯定辛苦些,但是只要努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课业应该也没有多大问题。毕竟大学的功课相对于高中阶段来说时间上宽松些。

二是把爸爸托付。或者送爸爸去养老机构或者托付给亲戚照料。你在学校里坚持好日常学习外,努力打工挣钱了。除了维持自己的日常花销,你还要负责给爸爸交养老托付费。凭你能够考上北大的实力,估计在北京找个家教啥的没有问题,做学生家教帝都每小时得百元以上,所以解决花销应该不成问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残疾爸爸把你养大真的很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残疾爸爸能够把你培养进北京大学。相信你是一个有良知的孩子,爸爸养你长大,你养爸爸到老。

困难是暂时的,曙光在前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