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后感(就因为一句读后感,马思纯就被一些人嘲讽、谩骂,是否是网友和媒体过度解读了读后感有标准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就因为一句读后感,马思纯就被一些人嘲讽、谩骂,是否是网友和媒体过度解读了读后感有标准吗

跟读后感不读后感什么的没关系咯,应该是大家烦不懂装懂很久了,这只是个导火索。

我们老百姓的朋友圈里也不乏这样的角色,没事就喜欢装文青,读书不见得多,但是特别喜欢文绉绉地扯几句有的没的。LOW一点的45度角流泪,逼格一点的喜欢引用什么仓央嘉措,就跟小学生写作文一样,开口闭口哪个名人说过什么什么。

你接触这些人一般怎么样?只能唯心地应付他/她是的是的、你真厉害,实际上我们心里并不觉得他/她有多高明,写出来的话也不文不白甚至语法、句法错误,但因为没必要驳人家面子,也不便于硬怼。

所以,朋友圈文艺青年,久而久之让人生厌——真读过书写点文学批判的文章或者给《收获》、《十月》投稿去啊,现在谁还没有个大学文凭,都是文化人,看你发的这些感觉尬尬的,还不方便喷你,真是难受,就等着人先喷你然后跟后面热闹呢。

马思纯这事,对人不对事。你看靳东那一档子事,不也是大家烦他自己的那个学者人设了么?人没文化不可怕,你搞演艺娱乐的,能让人消磨时光就行了。你非要摆一个除了唱戏其实我很有深度的人设,就要经得起群众的“验货”。你去看很多老一辈的艺人,有的人写字特别好,有的人收藏大家能对文物说得头头是道,有的人相声曲艺都能玩得转去搞些相声人才选拔,这些都是玩了多年有深刻文化认知才能做到的。像新一代的马思纯这些艺人呢?说实话她发的那些真的比看了几本读者文摘的高中生水平高么?如果这算文化人,把大家中学发的QQ空间文章都拿出来岂不是每个人都是文豪?

艺人嘛,建设自己的人设,能吸粉,这是有好处的,但是人设崩了被群嘲,也是相应的负面后果。只想着好处却不想承担负面效果,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所以,劝马思纯挨打要立正,结果都是有原因的。

《影响力》这本书怎么样

全书拆解6种形成影响力的策略,辅以不少案例解释(虽然有点案例有点老旧了),整体来说非常清晰。

另外,在每种影响力策略下,作者还提供了“如何不被其影响(拒绝)”的方法,至于方法是否真实有效,就见仁见智了。

以下是全书精华分享:

01 互惠

原理:互惠带来的亏欠还债感,会使我们在接受别人给与的好处之后尽可能地回报他人(用我们的俗话来说,就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现实背景:社会成员为“礼尚往来”“知恩图报”理念同化,为免遭社会的嘲笑与制裁,大家不太愿意违背这些原理(当下社会倒不存在明显的制裁,但往往会有嘲讽,说到底是自己面子上过不过的去的问题)。

相关案例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毫无防备的士兵把手中的食物送给敌方,逃过一劫
  2. 超市给客户设置免费试吃的环节,更容易完成安利(当然,也有人就是试吃不买的)
  3. 海尔工作人员检修洗衣机,顺便提出免费做水质的检测,兜售净水器

如何拒绝:

避免激发互惠原理:拒绝请求者最初的善意与让步(比如,如果你不喜欢一位女生,那在最初就要果断拒绝对方的单独邀约,避免造成误解,以及由互惠原理造成的亏欠感)

意识到对方有所企图时,置之不理;反之,不妨接受(现实中就有一些诈骗套路就是,先借钱给你,然后再频繁向你借钱,但还是有很多人跳入了这些陷阱)

02 承诺一致

原理: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做出一个选择或者采取某种立场,我们就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承诺来做事

现实背景:言行一致的人给人留下好印象,符合社会成员的最佳利益

相关案例:

  1. 用书面形式或当众承诺的方式来改掉坏习惯,比如减肥或戒烟计划(典型如在朋友圈立flag,当然也有很多被打脸的案例发生)
  2. 玩具店在节日前做广告使父母给孩子做出承诺;在节日期间停售,用其他玩具替代;在节日后再销售之前广告过的玩具,父母仍会给孩子买

如何拒绝

遵守身体器官的反应(书中这些写到,“当你觉得上当了的时候胃会发出不舒服的信号!”,我就不太相信)

如果时间倒流,是否做出同样的选择

03 社会认同

原理: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依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现实背景:社会认同的存在,使我们免于费劲地思考每个决定的正确性与优劣利弊

相关案例

  1. 38个市民目睹凶杀事件无一人报警,原因在于在场的人都认为其他人可能已报警,镇定自若的观察周围的人,寻求社会证据
  2. 堵车时,前方几台车都变道,后车会效仿

如何拒绝:

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保持警惕

面对误导性的社会认同,多加观察再做出判断(很多时候,我们是被群体裹挟着行动的,除非你一开始就不在群体里,这样才有机会得到全局观察的视角)

04 喜好

原理:由各类喜好诱发好感会使我们自然而然的服从

如何起作用:

  • 外表魅力:颜值高的人更占有社会优势,更具说服力,更容易得到帮助
  • 相似性: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并倾向答应与自己相似的人提出的要求。销售人员可通过“模仿和迎合”顾客的身体姿态,语气口头表达风格等促成交易
  • 恭维:我们面对恭维总是做出无意识的正面反应,无论恭维者所言是真是假
  • 条件反射:人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想法,条件反射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关案例:

最典型的就是粉圈的各种行动,喜好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何拒绝:

把注意力放在要开展的事情上,不要牵扯进太多个人好恶。

喜好带来的好感,无法总是将其识别出来并严防死守,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直到喜好的带来的好感超出合适的正常程度,必须唤醒防御机制,注意力放在效果上而非成因上。

05 权威

原理:从出生起社会就教我们服从权威

相关案例:

典型如这几年知名人物代言的理财APP暴雷,大家因为相信这些所谓的“权威”所以会为之买单;

还有护士不敢质疑犯错的医生;

还有高分剧《切尔诺贝利》,它通过对切尔诺贝利事件抽丝剥茧地还原,让我们看到不完善制度以及盲目迷信权威是造成这场惨剧中的关键因素。

如何拒绝:

提高对权威的警惕性,给自己提问:

  • 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其权威的资格是否与眼前的主题相关?(比如明星人物&理财产品,两者主题相关吗?下决定前多思考,是对自己负责)
  • 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专家会不会因为我们的顺从得到什么好处?

06 稀缺

原理: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越高(这个其实就是经济学的大前提,资源是稀缺的)

如何起作用

  • 物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