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作业 提质增效——松山十八小三年四班线上作业总结与反
发布时间: 2023-07-11

“双减”政策落地,其中减少作业时间,不只是在“量”上做减法,而应该在“质”上求变化,以确保“量”少“质”不变。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所以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要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怎样能在作业设计中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让作业发挥其功能,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为基础性作业铺好路。

本学期的课程基本上是在线上完成的,网课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听课效果好,必须做好课前预习。有了前面两个学年的训练,学生已经知道如何进行预习:课文朗读三遍、标出自然段、思考文章主要内容、课后字词标注音序和部首、有能力的同学将新的生字与以往学过的汉字进行对比辨析。

课堂上明确教学目标,做到一课一得。根据课堂实际设计学习任务单。

展开全文

课下对基础知识和课堂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主要是字词练习、小练笔和优化练习。

二、在设计布置基础型作业的基础上,要进行作业形式拓新和方式重构。

我们一说到作业,自然想到的就是“书面作业”和“习题”,事实上,作业的范畴比这大得多,不仅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不仅有纸笔的,也有手工的;不仅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不仅有独自完成的,也有合作完成的;不仅有源自课本的,也有来自实践的等等。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减少传统的、单一的、机械的作业。努力拓展作业的新形势,重构作业的新方式,革新作业实践的新路径。

(一)减少纸笔性作业,增加具身形作业;减少知识性作业,增加能力性作业。

网课期间,学生们都被封控在家,读书是很好的居家生活方式,我们会在课首三分钟的时间里进行读书交流分享,并由学生点评。一开始孩子们交流分享的内容存在:抓不住重点、背文章、拖时长等问题,在评价的时候也大多是浅层评价,评价语言单一如:准备的不充分、声音洪亮、故事很精彩。随着这项活动的坚持,当全班同学都交流分享一遍以后,对于如何读书,读完以后如何消化吸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减少单一性作业,增加综合性作业;减少单科性作业,增加跨科性作业。

素养本位的作业设计要关注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突破“学科本位”的壁障,通过作业为学生织好知识网络、铺设学科之间连接的通道,激活知识的横向运用。本学期除语文教学外,我还兼职道法课的教学,在《父母多爱我》这一章里,书上的范文,一首关于父爱母爱的儿童诗,恰好也可以和语文知识进行连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父母之爱。

(三)减少解题性作业,增加发现性作业;减少标准化作业,增加探索性作业。

这一类作业不要求给出标准答案,不预设结论和对错,既是开放的,也是自我生成的。通过这类作业的引导,学生可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重演知识生产、加工、运用的过程,体验知识的奥妙和价值。

阅读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在书中收获的内容。

在学习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以后,学生知道了观察的方法,作业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融合,实现知识的迁移。

设计课后学习单,根据课文内容,将知识整合,并做语言拓展训练。

(四)多元化评价方式,让学生当家做主。

在下午的答疑课上,我们会处理练习册、午练字词讲解、分享交流优秀作文。在共享屏幕的时候,我会随机抽取一位同学的作业模板,由学生讲解练习题,或者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解答,这样的方式或许能化解掉一部分因为无法见面而产生的陌生感。

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作文分享课,一开始由我选出优秀的范文在课堂上分享,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渐渐的分享欲大增,学生们会主动要求分享,便给一些作文写得一般的学生一些机会,其他同学会给出中肯的建议,比老师的评语更有意义。因为那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孩子懂孩子,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后进生,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作文除作文课的指导学习之外,设计作文提纲模板,让学生在落笔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三、反思与不足。

由于受到封控的限制,本学期在读书方面,没有进行全班共读,但是因为课首三分钟的读书分享,学生的读书状况还是很好的。因此寒假作业布置了三本必读书目,三本选读书目,并且设计了阅读单,开学后计划进行读书交流。

在作业设计方面还需减少短时性作业,增加长时性作业;减少个体性作业,增加合作性作业。即布置一些一周完成、一个月完成、一个学期完成的作业,这类作业相当于一个学习项目,一个专题研究,所涉及的知识、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它更适合学生建立“课题小组”来合作探究,形成学习共同体,使学生进行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学习。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