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衣是什么意思(包衣家奴是怎样的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包衣家奴是怎样的什么意思

包衣家奴,就是满语包衣阿哈,即家生奴仆之意。说白了,包衣就是清朝八旗内部服务满洲贵族的家生奴仆。

包衣家奴的来源主要有四:

第一,平民。一部分是满族平民,他们多是因犯罪而沦为包衣奴仆,或是因欠债,遂将妻子儿女典卖为奴;还有一部分是汉族平民,在满洲征伐东北各地或入关后被掳掠,成为包衣奴仆。

第二,战俘。女真族尚未统一时,各部互相征伐,常有战俘沦为包衣奴仆;后来建州女真一统,与蒙古、朝鲜和明朝的战争中仍然会产生大量战俘,他们之中有很多均成为包衣奴仆。

第三,馈赠购买。对于上述奴仆,满洲贵族们有完全的处置权,可以杀掉,可以馈赠,也可以买卖。所以,有些包衣奴仆还有可能是在馈赠购买中得到的。

第四,贵族和高官犯了法,也有可能会一路跌落,被罚为包衣奴仆。

为了管理方便,同时加强人身依附,包衣奴仆一般都会被加入旗籍。上三旗包衣由内务府直接管辖,下五旗的包衣则分属相应的旗主和王公贵族。

包衣奴仆虽然地位低下,但在主子的提携和宠爱下,加之自身能力强,往往能够实现阶层跃升。比如江宁曹家,他们是正白旗包衣,曹寅曾经在宫里给康熙当伴读,曹寅的妈又是康熙的奶妈,后来康熙坐稳了皇位,曹家便一路升天,世代担任江宁织造,积累了大量财富。康熙皇帝南巡,曹家独独四次接驾,可谓一时盛况。不少包衣女眷还入宫成为宫女,或是选秀进宫成为嫔妃,顺带着自己的家族就可鸡犬升天。

所以,在清朝,包衣虽然卑贱,但却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这是一种亲近的体现,更是皇家给予包衣的恩典。而汉人即便做再高的官,也只能自称“臣”,如果在说话和奏折中误说误写了“奴才”二字,还会受到训斥,因为汉人不是自家人。

清朝的包衣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现在火遍荧屏的清宫辫子戏中,包衣是出镜率很高的一个词。许多清宫中的所谓奴才、下人,朝堂中的大臣,甚至宫中的妃子,都出身包衣。包衣是什么意思?包衣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包衣的全称为包衣阿哈,从名字都可以看出来,这当然不是汉语词汇,而是满语音译。包衣阿哈的意思为家奴。也就是说,包衣是八旗贵族的家奴。

我们都知道,努尔哈赤所创建的八旗制度,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军事奴隶组织,所实行的种种制度,带有浓重的奴隶制色彩。而包衣,也就是家奴,就是其中的一项。

明末年间,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的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将仍处于部落时代,留有浓厚奴隶制残余的女真部落统一整编为八旗,除了将包括女真部落及其他东北少数民族和少量的蒙古、汉族、朝鲜等编入八旗外,也有许多人成为了包衣,专门服侍皇室及八旗的王公贵族。

而这些家奴,也就是包衣的来源,主要为三方面,一是从女真部落时代就已经成为八旗贵族的家生子,也就是世代为奴。二是来自战争俘虏和掠夺的平民,在清朝入主天下之前,满清八旗曾多次破关,在关内大肆劫掠,数以百万计的汉人被掳掠为奴。第三,则是犯罪或贫困潦倒的满清八旗平民沦为包衣。

虽然地位低下,但是由于包衣能够直接接触满清贵族及皇室,一旦获取了他们的“主子”,也就是满清贵族的赏识,很快就会变得位卑而权重。甚至有优秀的包衣,还成为了满清的高官。例如曹雪芹家族,就出身正白旗包衣。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