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恶意投诉频下架,亚马逊承诺修补漏
发布时间: 2023-07-11

遭恶意投诉频下架,亚马逊承诺修补漏洞

南京律所助国内头部画材公司在跨境电商平台维权

南报网讯(记者 徐宁) 遭遇恶意投诉后,国内某头部艺术画材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线上销售产品频频被亚马逊平台下架,导致销量严重下滑。南京律所介入后,最终使亚马逊平台承诺着手修补后台漏洞。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金陵律师论坛”上,此案获得案例三等奖,为频繁遭遇跨境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恶意侵权的卖家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替代性争议解决追责路径。

F公司是一家以绘画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世界知名专业画材供应商,系列画材产品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马逊是其产品线上销售的重要平台。

2021年8月,F公司收到亚马逊平台的多封政策警告邮件,称其在亚马逊平台的多个产品详细页面上,收到了投诉人L投诉其侵犯版权的报告,涉及产品设计、产品标题、描述、图片等。实际上,这些产品均为F公司原创,而F公司根据邮件提供的“受版权保护的内容”链接点击查看时,发现该链接页面已不存在。

尽管如此,F公司还是遭到了亚马逊平台的下架处理。“在接到下架通知后,F公司立刻通过申诉渠道就产品被错误下架问题提交了申诉。”承办此案的江苏耀时律师事务所张晓宇律师团队介绍。

申诉提交后相关产品恢复了上架,但因停售时间均超过12小时甚至更长,导致其产品“Best Seller”标签丢失,商品排名和日销量均严重下降。

无独有偶。2021年10月,一名为W的申请人在M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与F公司品牌同名的21类家居产品上的P商标,而后一个名为H的卖家在亚马逊平台对P商标进行备案,并利用平台漏洞删除了F公司在亚马逊平台上对P品牌的品牌所有者和管理者用户权限,致使F公司5款产品被下架。

F公司立即重新办理了案涉M国商标的亚马逊品牌备案,并在亚马逊后台对恶意投诉事件启动申诉,被诉侵权导致下架的产品链接几天以后恢复了正常,但重新上架的产品销售量明显下滑。

今年5月,F公司又遭到了新一轮更加严重的亚马逊平台恶意投诉:仅在5月9日至5月12日4天,该公司就收到了近500封政策警告邮件,邮件显示亚马逊平台删除了F公司的产品图片,原因仅仅是收到了版权所有者关于图片版权、文案侵权的报告。

张晓宇介绍,F公司根据投诉人提供的“受版权保护的内容”链接点击查看,发现该网页显示的是其自2017年以来一直合法创作并使用的P品牌油画画布和油画画布面板的图像。

这是一起典型的系列跨境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恶意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案件。张晓宇说,很多亚马逊卖家,特别是排名靠前的亚马逊卖家都曾遭遇同行业竞争者的恶意投诉,轻者产品下架,重者账号被封,部分卖家甚至因此不得不结束在亚马逊平台的经营。

为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张晓宇律师团队接案后,立即协助F公司查明案涉M国商标注册申请信息,并对亚马逊平台侵权事实进行梳理,为F公司固定证据。

同时,律师团队准备了多套维权方案,经过与F公司多轮讨论,最终确定了采用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案,即包括向为侵权人提供使用证据的国内商标代理送达律师函、向亚马逊平台发送律师函并就平台漏洞问题进行严正谈判、在国内公安部门报警挖侵权人真实身份的组合处理方式。

经过持续3个月的组合处理,国内商标代理机构如实告知了案涉M国商标委托人的身份,并承诺安排撤回该商标申请,后律师团队查询M国专利商标局官网发现案涉商标已失效。亚马逊平台也向F公司承诺,着手修补后台漏洞,在漏洞修补之前,如再有类似侵权事件,第一时间通知F公司并协助止损。同时,F公司根据国内公安机关立案后调查到的侵权人真实身份,对侵权人进行了警告并进行了谈判、进一步固定了证据。至此,本案对侵权人的多重打击圆满完成。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