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相冲突吗?「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您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你认为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相冲突吗

三纲五常,现在只是取其一段话,而没有整句去理解,这也误导了中国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造成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解。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您怎么看

这句话是谁螿的话??!!!如果是对的,试反问一下:那么「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与「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这两句话肯定是对的?又该怎么理解?难道是错了???!!!谢谢邀请, OK

为什么说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是第一位的,国家次之,君主靠后。这是因为,人太多了,各有私利,就会有很多矛盾,为了生存他们才立下规矩,结伴生活,这样就形成了国家,有了国家就须要一个管理者,才有了君王。也就是说,国家是民众建立的,有了国家才须要一个管理者,也就是君,或者称皇帝、总统、或主席之类的。这样轻重关系都很明确了,可见民众才是君王的代表。

但在古代,这种真正的道理一直不能被统治者所接受,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这就说明,民众的地位不但在君之上,也在国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国的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孟子强调‘民为重,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来防止有些政客借国家的名义来侵害人民的利益,真正的好君王是懂的这个道理的,是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他们会认真的听从民众的意愿,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众的疾苦,与民同乐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