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越南难于登天为何中原王朝远征越南基本都是铩羽而归?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征讨越南难于登天为何中原王朝远征越南基本都是铩羽而归

“中原王朝远征越南基本都铩羽而归”这说法不太正确,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南汉、宋朝、元朝、明朝都曾经出兵越南,真正铩羽而归的只有南汉和元朝。宋朝取得的成果不大,但算不上铩羽而归。其它几个王朝出兵后,都把越南变成了中原王朝的一块属地或者属国。

秦始皇派赵佗率50万大军,征服百越,将广东、广西、越南北部纳入大秦国的版图。秦朝结束后,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成立南越国,对西汉王朝入贡受封。这时候的南越国,实质是汉人的一个地方政权。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军南征,并一举灭南越国,越南成为汉朝的领土,设立了交趾刺史,后来改为交州。43年,交趾征贰叛乱。东汉光武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叛。由于当时两广一带和越南缺乏开发,到处是原始森林,走陆路比较困难,马援不愧为名将,他决定走海路,乘船直接突击交趾中部,完全出乎叛军意料之外,一战就把叛军击溃。这一战,首开从海路登陆进军越南的先河。

602年,隋朝。交州李佛子起兵割据交州。隋文帝命刘方为交州道军总管,率27营隋军平叛。在隆岭遭2000俚人凭险据守,隋军将其一举击破。行军至李佛子大营时,李佛子面对军威鼎盛的隋军,失去战意,随后投降。就这样刘方轻松平定交趾叛乱。

在唐代,唐朝在河内设有安南都护府,朝廷派官员在都护府内任职。不过在整个唐朝历史中,越南民众曾发起过几次大型的叛变,都被唐朝派兵平定。占婆国和南诏国侵扰越南,亦被唐军击退。随后唐朝廷设置“静海军节度使”,采用藩镇制度统治安南,由高骈任节度使。高骈在任内重修了大罗城(现在的河内),整顿河道等一系列建设。

唐朝结束,军阀混战,五代十国战乱频繁。本地将领吴权起兵控制越南。当时中原的南汉政权出兵讨伐,乘军船攻击。吴权在白藤江设下大桩,南汉军船因木桩而搁浅,吴权乘机攻击,大败南汉军队。吴权建立吴朝,越南走向独立。

968年,交趾丁部领统一安南,建立“大瞿越国”,在973年请求北宋王朝册封,愿做宋朝的藩属,宋朝接受请求。980年,黎恒废丁氏王朝自立,建立黎朝。大宋出兵讨伐。一战击败交趾军万多人,斩首2345级;二战击败交趾一万五千人,斩首千多级。不过在三战陷入僵持。这时候宋朝北方压力加大,宋朝廷觉得交趾到处是瘴气,取了也无多大益处,不如将兵力调回,将精力放在北方上面,于是退兵。

公元1075年,交趾李氏王朝发兵十万,突然攻击邕州(今广西南宁),随后邕州陷落,交趾军屠杀十万宋朝军民。宋朝廷派十万大军南下,很快就收复邕州等失地。当宋军追击至决里隘,交趾军列出象阵,以为凭借大象的冲击力可以大败宋军,谁知宋军用强弩猛射,用长刀砍象鼻,大象惊恐往回走,无数交趾军被大象踩踏。然后宋军高歌猛进,大败交趾军,斩杀李氏太子李洪真。交趾王李乾德求和,宋朝答应求和,随后退兵。

元朝攻打越南共有三次,三次都以失败告终。1257年,蒙古对越南出兵,攻陷越南国都升龙,越南军民收缩兵力,凭借水网丛林拼死抵抗,战争陷入胶着,由于蒙军很难适应越南气候,随后退兵。1258年,元朝右丞相唆都出兵50万,攻陷升龙后再陷入了越南的全民战争的泥潭中,蒙军再次败退,元朝水军也全军覆没,右丞相战死。1287年,元朝第三次派兵出征越南,结果败更惨,陆上水上战争均失败,最后逃生的士兵仅有十之三四。

明朝时,越南国内动荡。明成祖派兵5000护送陈天平(越南陈氏宗室子孙)回国,胡氏在边境将陈擒杀。明朝马上派大军南下,在永乐五年攻陷升龙,擒获胡氏父子,胡朝灭亡。明朝开始统治越南。

综上所述,中原王朝出兵越南,真正铩羽而归的只有南汉和元朝。除了宋朝打得比较吃力外,其它王朝对越南出兵都是以大胜结束。

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

清朝与缅甸的战争,总体而言,清军表现的还可以。不仅阻止了缅甸吞并泰国,一统中南半岛,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力量,而且还拖垮了缅甸。只是由于连续几任清军统帅对缅军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盲目自大。再加上缅甸的恶劣气候让清军忍受不了,这才导致清军没有达到乾隆皇帝的战略预期。

乾隆皇帝继位之前,由于清朝和缅甸东吁王朝都有一摊子烂事要处理,所以双方关系一直都还凑合,大致上维持了一种和平局面。

不过当时间来到公元1752年,随着缅甸贡榜王朝建立,缅王囊陀基频繁在中缅边境无端找茬,清朝与缅甸的和平局面便被打破了。

面对缅甸的挑衅,乾隆皇帝因为忙于调兵攻打准噶尔,不想双线开战,因而他便给云南官员授意,让他们自行妥善解决。当时连续几任云贵总督秉承上意,奉行绥靖政策,不敢擅开边衅,清朝也就这么忍了十年,云南的武备也这么荒废了十年。

公元1762年,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终于从西北脱身,再加上当时缅甸贡榜王朝在边境咄咄逼人,激怒了乾隆,于是乾隆皇帝便在当年下旨,对缅甸开战。时任清朝云贵总督刘藻收到上谕后,不敢怠慢,迅速调集兵马对入侵的缅军进行了反击。

按照刘藻的设想,缅军都是乌合之众,只要天朝大军一到,渣渣们自然缴械投降。

但是战争的结果让刘藻丢脸丢到了家,云南绿营兵荒废了十年,战斗力简直低到了让人莫名其妙的程度。几千人追击几百缅军,除擒获五人外,别无战果。并且就这五个俘虏还不知道是不是在路上随便找来的替死鬼。

刘藻知道这个战绩拿不出手,就给乾隆谎报了战功,说自己取得大胜,缅甸撮尔小邦不敢再犯我天朝。乾隆本来也没太在意,觉得缅甸不算什么难对付的敌人,他对刘藻的奏报因而也没太在意。

然而现实再一次打了刘藻的脸。由于缅军根本没有损失,并且缅军上一次犯境,有了一些经验,所以过了几个月,当缅军再次来袭时,清军又是一毛一样,几千人追击,结果一个俘虏都没抓到。

就这样,连续“玩”了清军几次后,缅甸军也算是看穿了清军的虚弱。于是又过了几个月后,缅军搞了个大事件,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直接杀到了清朝云南省腹地的思茅县(今天的普洱市)。

丢失领土这在清朝是杀头大罪,刘藻看见这事闹大,他要掉脑袋了,于是他急忙令数千绿营兵前去围剿,收复失地。然而还是老问题,清军战斗力不行,并且缺乏反游击战的经验。这导致清军与缅军交手后,陷入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缅军这只老鼠把清军这只猫耍得团团转,最后成功退到边境。临退回缅甸之前,还设了一个埋伏,歼灭了一百多清军。

此前清军没有损失,即便没有战功,刘藻都还能自己兜着,但现在损兵折将,这事他兜不住了。所以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把乾隆皇帝气的要死,下旨将刘藻降职(刘藻降为湖北巡抚,后来因自责而自杀),并随即派遣陕甘总督杨应琚到云南接替刘藻。

杨应琚跟刘藻是一个德性,他到任后,连基本情况都没摸清楚,天真的以为只要天朝大军一到,缅军自然会投降。再加上当时缅军主动撤退了,清军陆续收复了失地,云南诸多地方官员被表面的军事顺利所蒙蔽,纷纷向杨应琚建言,鼓动他继续对缅作战。于是杨应琚被热情冲昏了头脑,最后拍板,调集了一万清军发动反击。

缅军当时已经撤了,见清军杀来,就想给清军一个教训,采用迂回战术,绕到了清军主力的背后,吓得清军以为被包围了,仓皇撤退。于是缅军又乘胜杀进了云南腹地。

清军被追杀了几十里后,也照猫画虎,设了一个伏击,将追击的缅军团团包围。然而被包围的缅军硬的跟石头一样,清军想吃掉缅军,结果把牙给磕崩了。一万多清军最后反而全线崩溃,落荒而逃。

战败的消息传到昆明后,杨应琚慌了,他害怕担责任,就一面谎报前线大捷,一面跟缅军议和。缅军当时也想议和,见清军主动议和,就全盘答应了。

然而议和之后,缅军在撤退过程中,又出了幺蛾子。

由于杨应琚急于收复失地,便令清军紧跟在回撤缅军后面。缅军不知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