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的人真的是天生的!这篇文章告诉
发布时间: 2023-07-17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 KnowYourself心理课堂的精品课《KnowYourself:学好心理学,人生大不同》编辑丨闵静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公司里一个平平无奇的同事,有一天TA做的方案被老板表扬了,并且老板还顺带批评了一下你,说你的方案不够用心,这儿有问题,那儿有问题。

这个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你会不会立马觉得,“老板真是有眼无珠,竟然欣赏不了我的才华”,或者是在脑海中快速地回忆,这位同事平时工作里出现的各种纰漏,然后趁机向老板告发?又或者是愤愤不平,心里暗暗想着,自己总有一天会踩到老板头上,让他好看!

每当你意识到,自己的脑海中浮现了这些想法,你会惊讶「自己的内心深处,竟然隐藏着这些邪恶的念头」,并且为此感到羞愧。毕竟,我们可是从小就被教育要成为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人。

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些邪恶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以及,我们是不是真的,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更加邪恶。

何为“黑暗三角”在2002年的时候,西方有两位心理学家保斯和威廉姆斯首次提出了“黑暗三角”的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黑暗地带,黑暗地带的三个角落分别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型人格以及心理病态。这三种人格特质,互不相同却又互相联系。正是因为黑暗三角的存在,有些人会希望从残忍的行为中获得快感?甚至有些人会毫无原因地故意伤害他人。

自恋说的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傲慢、虚荣、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对别人具备支配权的那些人。他们自我主义很强,会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除了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黑暗三角”最后一个就是心理病态。其实这里讨论的是一种人格特质,与真正的精神病患还是不一样的。这里说的心理病态一般是指,一个人在情绪和人际方面,极易出现各种行为偏差,比如说,易冲动、冷漠无情、大胆冒险、攻击性强、不顾及他人感受、情感封闭等等。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和心理病态者可能都是很难与他人产生共情的,而自恋的人,往往也会表现出喜欢操纵他人、以及冷漠无情的特质。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黑暗三角人格们的第一印象可能还是不错的,因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和自恋型人格的人都是很擅长掩饰自己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善于欺骗,所以普通人很难看清楚他们的真面目;而自恋型人格的人一般在外表上也更加有魅力。

那你是不是觉得这些离你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也不是。黑暗三角并不是只存在于那些杀人犯的人格当中,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可能同样具备“黑暗三角”人格当中的一种或几种。

虽然很多时候,人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所受到的教育、社会的规范,来刻意压抑自己的黑暗面,但在特定的环境下,这些黑暗特质还是会浮出水面。我们都是拥有邪恶与黑暗面的普通人。

拥有此种人格怎么办首先要做的,是接纳你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中,多多少少都会有黑暗三角,只是程度有深有浅。比如说,其中之一的心理病态,其实跟生物学、精神医学息息相关,有先天基因的成分。所以,你需要正确看待黑暗三角的存在。

如果是马基雅维利方面,就可以尝试去做做一些志愿者或是义工。一段时间之后,你可能会发现,没有任何目的地付出,不但不会对你造成什么伤害,反而可能带来轻松和成就感。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黑暗三角”。 像我们刚刚提到的,黑暗人格显著的人,一般来说会更具备成功的动力和自信。这些人的动机明确,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做到必要的冷酷,同时他们仍然能相信自己是崇高的。

怎么避免被“黑暗三角”人格控制和利用,你可以策略性地应对他们的怒火,善用倾听和回避技巧。黑暗三角人格们通常都不是好脾气的人,而且他们表达怒气的方式往往是被动式的。

比如说,忽视别人、生闷气这种。这个时候,你可以花一些时间来倾听TA的诉求,帮助TA了解自己怒意的源头,并且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并不是只有那些连环杀手或者罪犯才拥有黑暗三角人格,普通人可能也会时不时地表现出自己阴暗的一面。希望你可以不再把世界上的人,简单地归类为“好人”和“坏人”。在这中间,或许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与灰色地带。

关于主播:恋爱中为何总是你遇到渣男?提案总是不过,职场常常不顺心;与父母不好沟通,很孝顺但又不知如何表达?它们来自我们每个人思维中的坑,从而陷入自己或他人制造的假象,这些假象遮蔽了事件的真实诱因,致使你在困惑中裹足不前。

KY心理课堂历时3年,研究打磨出99堂心理学课程,就是要用5个不同场景中的99个心理学专业知识,让你避开生活中最常见的误区,恋爱更自信,职场更高效,生活更顺利,家庭更幸福……

关于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