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星期制是从西方传来的,中国古代的官吏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古代有星期天吗,中国古代官员如何休

 

2023/7/18 6:13:06 ('互联网')

本文目录

星期制是从西方传来的,中国古代的官吏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

如今的我们有五一、清明三天假,国庆春节七天假。学生老师有寒暑假,平时每周还有周六日。在我国古代,假期制度是怎样的呢?

1. 汉代以前

汉朝以前并没有严格的假期制度,只可以请假,比如身体生病、比如父母去世等。但是诸如此类请假,可能就是长时间的,少则一俩月,多则两三年。

再次回到朝廷的时候,自己的位置早就被人顶替了。比如明朝的张居正,为了保留势力,父亲去世以后就没有回去奔丧三年。所以不论是汉代前,还是汉代后都很少有官员愿意去请假。

2. 汉代

目前史料记载的,是汉代开始有假期制度的。可能是吸取前朝秦国的教训,也可能因为当时的官员吃住都不回家,皇上想让他们回家洗澡。所以就有了“沐休”,就是在这两天里回家洗个澡,休息一下。五天一休,和今天一样。另外,由于农业对我国影响深远,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冬至也都会休息五天。还有一些探亲假之类的,这样算下来,一年也可以休几十天了,其实汉代的官员还是很幸福的。汉代为中国古代假期制度建立了基础,而后的朝代都根据其所进行改动。

3. 唐宋。

唐宋以前,假期制度和汉代也近似,也或许是那时候的社会都比较动乱,所以没有什么史料去详细记载假期。也没有很大的代表性。

唐朝的假期改成了十天一休息,虽然从五天改为了十天,但新增了许多别的假期,比如每冬至、清明7天假,中秋、夏至3天假,还有许多类似的小假期,所以从整体上看,唐朝的假期也很多,官员们也很幸福。

宋朝便是更幸福了,不但保留了唐朝的放假的节日,又新增了几个,一年休息一百多天不是梦啊。而且他们逢假必放,不加班。让现代人羡慕啊!

4. 元明清

元明清的人就要惨了,而且非常惨。元朝就只有16天假期,不过元朝并没有统治多少年,就改朝换代了。到了明朝,朱元璋统治时期,一年休息18天,元旦5天,冬至3天,元宵节10日。后来增加了月假,一个月3天,一年有五十天可以休息。

清朝也很少,一个月休息一天多,皇帝生日休息七天、冬至休息三天,春节休息几天,一年下来最多也就30天

以上就是有书君总结的各朝各代的假期制度,看来哪个朝代越繁盛,哪个朝代的福利制度越好啊!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古代有星期天吗,中国古代官员如何休假

古代“星期”一词都没有出现,何来星期天一说,但是休假的基本章程还是有的,只是各朝代不尽相同罢了。

在古代,官员休假通常称为“休沐”,即:回家洗澡休息。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工作例假,也就是正常工作期间的休息,如同现代的“周双休”;二是事假,也就是家中出现重大变故,才可以请假,如:直系亲人病故、自己身体病重等;三是节庆假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中、端午节等。

工作例假

1、秦汉

《史记·百万君传》记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

也就是说,早在秦朝和两汉时期,官员就有明显的休假制度,明确规定官员上5天班,接着就可以休假一天。目的是为了让官员回家洗洗澡,调换一下穿过的脏衣服,与亲人小聚,处理处理家中事宜等。如果按照6天休一天,一年365天,共计可休60天。

2、唐代

《假宁令》记载:官员休旬假。

相对于秦汉,唐代官员的休息差不多缩水了一半,实施的“旬假”制度。即:连续工作9天,才会有1天的休假时间。

3、宋代

宋代依旧沿袭的是唐代官员的工作休假制度,即:每旬一日。也就是说,每个月可休假3天。

4、元代

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休息形式,所以取消了先前历朝的旬假休假制度,全年休假仅有16天。

5、明代

明代的朱元璋和朱棣都是一个工作狂,所以当有官员提出,恢复唐宋时期的例假制度时,便被皇上臭骂一顿。因此,当时的明朝没有平时的工作例假制度。待朱元璋和朱棣死后,“旬假”制度才开始出现,即:每月可休假3天。再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每年可休假18天。

6、清代

清代基本沿袭的是明代官员的休假制度,但是到了晚清时期,由于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因此西方文化也进入了中国,星期休假1天制度,也被清政府借鉴使用,直至影响到现代。

事假

1、秦汉

秦汉时期官员请事假,称为“告假”,又分为“予告”和“赐告”。予告,即作战归来,国家给予将士的特别休假,而休假长短并没有明显规定。赐告,即正常请事假批准的假期。同时,汉代又明确规定,事假不能超过3个月,否则罢免官职。但是,官员守孝的假期并不在事假之列。

2、唐代

唐代事假,有点“以人为本”的味道,对于婚、丧、探亲等事假,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探亲假,父母在三千里以外的,每三年有30天;父母在500 里以外的,每五年有15天。再如:儿子冠礼3天假、亲戚儿子冠礼1天假,子女婚事9天假,丧假文官需休官三年守孝、武官假期100天,皇帝诞辰3天等等。

3、明清

有父母丧假3年,其它所有事假一概取消。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经过皇上进行特批。

节庆假日

1、秦汉

《周礼.春官》周代夏至祭神,意思是为了消除疫病、荒年、饥饿和死亡。《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意思是说,在秦朝和两汉时期,对于夏至、冬至两大节庆都非常重视,当天会举办祭神活动,祈求平安吉祥,来年五谷丰登。而不参加当天祭神活动的官员,就会享受节庆假日福利。但是,具体休息几天,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2、唐代

唐代有53个各类节庆假日,而放假时间则以《假宁令》的通告为主,有点类似后世的放假通知。如:春节、冬至各7天;寒食、清明各2天;中秋、夏至、腊八各3天等。

同时,学生还专门有田假15天、授衣假15天。

3、宋代

《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在宋代时,夏至节庆官员有3天休假。但是,春节和冬至等节日,每次可是有7天。同时,宋代各类节庆假日有54个,比唐代还要多1项,但是只有18个节假日官员可以自由活动,而其余的36个节庆,官员是需要出席相应的节庆活动的,以示与民同乐。

4、明代

明代时期,节庆假日少得可怜,只有春节、冬至和皇帝的诞辰三种,一年共3天。后来,由于官员反映较多,又规定从12月起放寒假,有1个月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

古人的休假制度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休闲度假的需要也在不断提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效仿欧美和日本的做法,我国陆续推出了一周双休和黄金周制度。时至今日,我们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休息日为104天,合计116天。那么,古代历朝历代公共假期休假制度是什么样的?休假天数是多少?官员休假制度有怎样的变迁历程?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主要是分析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官员休假制度的变迁历程。

秦朝及以前:没有公认的法定节假日

在秦朝及以前,官员没有法定的节假日,也没有具体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员每天都要按时上班,如果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需要提前请假,经皇帝或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能离开。秦时的官员请假称“告归”,告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疾病需要回家休养,二是身体老迈需告老还乡。

两汉时期:建立完备的节假日休假制度

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官员休假制度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西汉时期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休假制度。首先是按照当时的规章制度:“吏员五日一休沐”,“休沐”即休假的意思。《史记·郑当时列传》记载,郑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