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印章是谁刻的?为什么说四川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两次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印章是谁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国家印章,如下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印章边长9厘米、厚2.7厘米、柄长10.9厘米。是新中国第一大印,为方形圆柄,印面边长7厘米、章体厚2厘米,柄长9.3厘米,铜胎铸字。整体造型有气势,15个字的宋体印文搭配对称、严谨。

2、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正式就职。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它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该印章是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批准有关法律、法令、施政方针、条约、命令和行使其他权力的凭证。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印章历史背景:

1、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领导国家政权”。中央人民政府印是国家主席或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各种法令、命令、指示和行使其他权力时钤印公文的凭证信物,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成立后,周恩来就委托陈叔通邀请治印名家为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和下属机构治印,实际上副秘书长齐燕铭主抓了国印等的筹划和研制工作。9月27日后,国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印文正式确定。

3、1949年10月27日,政府印铸问题最后讨论稿上交,经毛泽东和周恩来审批后,国印即交付刊铸,31日上午九时镌刻完成上交并被使用。

4、新中国的开国大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与金铸玉制、炫耀家天下威权的封建王朝的传国玉玺相比,这方材质普通的印章彰显了共和国权力归于人民的现代国家信念,它庄重而神圣。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章

为什么说四川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两次消亡

四川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仅是两次消亡。至少应该是三次,或者四次。当然,史前发生的事暂且不说,也说不清楚。

第一次是蜀人、巴人进入四川之后。四川适宜居住的主要是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本来是有原住民的。但蜀人、巴人是来源于川西高原和长江中游荆湘之地。说明巴蜀先祖来到四川后,四川地区曾经历过全面的换血。但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且未有史料记载,暂且不做讨论。

第二次是秦灭蜀以后。秦灭亡古蜀以后,四川地区为秦所得。秦人大量迁徙至川,而四川地区原有的蜀人、巴人、郪人,甚至僰人都从此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秦人或逆江而上的楚人。巴蜀古人以及古巴蜀文化从此断绝。这应该是有记录以来,四川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消亡。

第三次是元灭宋以后。元灭宋,四川是反抗最激烈的地方,大量川人及川人物资在宋末元初毁于战火。从此富饶的四川地区开始变为人烟稀少的地方,直到明朝末年四川也仅恢复到300余万人口。因此宋元之际四川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对四川历史影响极大。元初时四川因人口太少,曾经被并入陕西,与陕西组建为秦蜀行省,后面才分置四川行省。

第四次是明末清初。距离宋元之际仅300多年,四川再次遭遇毁灭之灾。明末清初,张献忠、清军、南明、吴三桂、土匪等各方势力先后在四川地区进行了几十年的角逐,几十年的战乱让四川沦为一片焦土,人烟俱无,十室十空,成为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这是古代四川经历的最后一次人事大灾难,此后湖广填川,新四川也是用了几百年时间才得以恢复。

为什么陶侃出身较低,可打破门阀之限,成为东晋实权人物

说起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没有多少人知道。说起搬砖的陶侃,就有不少人知道了。对了,我们今天就说这个东晋名将,搬砖的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小的时候,父亲陶丹就去世了。陶侃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由于家境清贫,他最初任县中小吏。有一次,鄱阳孝廉范逵去陶侃家里做客,那天大雪封门,天气很冷,当时他们家一贫如洗,拿不出什么来招待客人的,于是他的母亲就剪掉头发到街上换回一些酒菜,陶侃就把柴扉拆了做柴烧。范逵非常感动,在庐江太守张夔面前,大力推荐陶侃。张夔便召见陶侃,让他当了督邮,领枞阳令。陶侃工作认真,小有名气,不久被任为县中主簿(文书之类的属吏)。这时恰逢州部从事来到郡里,借视察之名勒索贿赂,陶侃便让手下的人安心办差,自己出面对从事说:“如果我的郡里有违反规定的地方,请您当面指出,我自当承担责任。如果您对我不以礼相待,我自有办法对付你的”。从事听了便退了出去。年底,县里分了几条鱼,陶侃舍不得吃,就让人带给了母亲,湛氏责备他:“你用分来的鱼孝敬我,我很欣慰,但我不希望你这样做,这样会增加我的忧虑”。从此,陶侃为官清廉,做人谨慎,工作踏实。

一次,太守张夔的妻子患了重病,陶侃连夜到数百里之外请来名医,当时正值冬天,天降大雪,众人无不惊叹。他却说:“我向来对待君子像对待父亲一般,现在太守之妻患病,就如同自己母亲患病一样,哪有不尽心的道理呢”?还有一次,长沙太守万嗣路过庐江,见到了陶侃,见他谦逊、干练,非常惊讶,临走时对陶侃说:“你将来必成大事”。就让自己的儿子和陶侃结交成了朋友,然后才离开上任去了。张夔保举陶侃为孝廉,陶侃到了洛阳,多次去拜访朝廷重臣张华。最初张华因为他是远来之人,出生低微,在门阀制度的禁锢下,不怎么理睬他。陶侃每次去都特别谦恭,和颜悦色,没有丝毫不满的神情。于是张华渐渐和他搭话,结果大吃一惊,发现他不同常人,就让他就作了郎中。

后来伏波将军孙秀(原东吴孙氏宗室)把陶侃召为舍人。西晋“豫章国郎中令”杨晫是陶侃的同乡,当时在朝中声望较高,陶侃便去求见他,杨晫见到后说:“《易经》上说‘贞固足以干事’,你陶士行便是这样的人”。于是让陶侃和自己同乘一辆车去见中书郎顾荣家里。顾荣见了陶侃,也很看重他的才华。

吏部郎温雅对杨晫说:“你怎么能和这种贫贱之人坐一辆车子呢”?杨晫说:“他可不是普通的人啊”! 当时的清谈领袖、尚书乐广要会见南方的名士,武库令黄庆推荐了陶侃。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黄庆说:“这个人将来前途远大,你们有什么可怀疑的”。黄庆后来任吏部令史,保举陶侃做了武冈县令。陶侃到任后,与太守吕岳不和,于是弃官回家。回去当了个郡小中正。这段时间,陶侃郁闷不得志,心中叹息:难道出生低微就不能有所作为吗?后来“八王之乱”爆发,陶侃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义阳蛮张昌聚众在江夏起义,打败了西晋宛县(今河南南阳)的驻军,张昌又向襄阳进军。这时刘弘为荆州刺史,提拔陶侃作了南蛮长史,前往襄阳,讨伐起义军。陶侃首战告捷,大破敌军。刘弘后来对陶侃说:“我以前曾是羊公的参军,现在看来,你必将继承我的事业啊”!陶侃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食邑一千户。陶侃把母亲湛氏接到任职的官舍,家乡人都为他感到光荣。陶侃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丁忧。据说安葬那天,有两位素不相识的客人前来吊丧,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当时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奇。

陶侃凭借自己的才能,屡获战功,终于当上了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在武昌期间,他的军事、组织和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声越来越大。西晋大将军、权臣王敦对陶侃屡立战功感到特别不安,产生了强烈的嫉妒之心。陶侃返回江陵,向王敦告辞,皇甫方回、朱伺等人都认为不能前往。陶侃不听,还是去了。王敦果然把他留下,改任他做为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让自己的堂弟王廙来解任荆州刺史。陶侃手下将领非常气愤,拒绝到南方去。王敦大怒,披甲执矛,想要杀掉陶侃。他出来进去如此往返三四次,陶侃正色说道:“使君雄略善断,当裁天下,怎么如此犹豫不决呢”?广州地处边陲,无疑是降级使用,陶侃没有多说什么。当夜就走了,到豫章(今江西南昌)后拜见周访,他流着泪说:“在武昌时,如果没有你的外援,我就难逃性命了”。

这时叛将杜弢攻广州,其余部杜弘、温劭等占据交州。陶侃径直赶往广州,大败敌军,诸将都请求乘胜攻打温邵,陶侃笑着说:“何必派兵,只要一张信纸就足够了”。于是下书劝说温邵。温邵害怕,赶忙逃跑,在始兴被陶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