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是什么?什么是平水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平水韵是什么

近体诗用韵根据“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又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 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称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

什么是平水韵

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全书结构:

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

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又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

扩展资料:

平水韵的成书历史:

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个韵部。

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修整韵书。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孙愐编制《唐韵》(原书已佚失),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全书5卷,共195个韵部,,与稍早的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同,其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个韵部。

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个韵部。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

直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其书今已散佚,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

1223年,山西平水(平水为隶属于金朝河东南路绛州之乡级行政区)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个韵部。

元初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

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106韵。

清代嘉庆年间,因避讳(清嘉庆皇帝的名字-爱新觉罗·颙琰),故改“琰”为“俭”。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诗韵》、《佩文韵府》、《诗韵合璧》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共收录汉字9504个,全篇韵表采用繁体字(正体字)以便于读者检索查找。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古韵书《排字韵》的残片,其内容与王文郁的《新刊韵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韵的组织,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

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认为并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四条诗词创作用韵方针,将《平水韵》重新校订,并收入《中华新韵》中,便于读者携带、使用。

平水韵是什么意思

平水韵是写律诗用的韵。

平水韵是从宋朝至今诗人们作旧体诗使用的韵书,在词韵出现以前,诗人们也是用诗韵来作词的。当然,和古体诗一样,有时候会用邻韵,有时候会一韵到底,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用的是十三覃。

平水韵的由来:

“平水韵”最早的源头有两个,一是宋金时代的刘渊编写的《壬子新刻礼部韵略》,一是金代王文郁编写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这两部书都失传了。

刘的韵书韵目分为107韵部,“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三十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共 207韵。”这个韵目保留在元朝熊忠编写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中。王的韵书韵目分为106韵部,这个韵目保留在元朝阴时夫编写的《韵府群玉》中。

拓展:

1、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

2、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3、全书结构: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

4、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又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

什么是“平水韵”

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公元1223年,金平水书籍(即山西平水地方管理图书印刷的官员)王文郁作《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
在王文郁发行平水《新刊韵略》大致相同的一段时间,据信是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壬子年(1252年),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此书已佚失,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与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发布的206韵的科举考试用官韵《礼部韵略》不同,新的《礼部韵略》和王文郁的106韵的平水《新刊韵略》是一致的。106韵和107韵的区别只在于上声的“拯”、“迥”两部合并与否。元初的阴时夫着《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106韵。

平水韵口诀是什么

平水韵口诀是:

寒对暑,日对年。蹴踘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歌宛转,貌婵娟。雪鼓对云笺。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蘺倒着杏花天。轻对重,肥对坚。碧玉对青钱。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依玉树,步金莲。凿井对耕田。杜甫春宵立,边韶白昼眠。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吟对咏,授对传。乐矣对凄然。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春九十,岁三千。钟鼓对管弦。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

霞映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玉桂对金屋,叠嶂对平川。孙子策,祖生鞭。盛席对华筵。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丝剪芰荷开东沼,锦妆凫雁泛温泉。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如何记住:组词法。

将两个最常用的入声字组成一个常用的词组,这比单独记要容易得多。

比如,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些词组:日月,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