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子良将,谁的官职最高?谁的爵位最高
发布时间: 2023-07-06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也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以及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在曹魏建立的过程中,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人,无疑立下了赫赫战功,并获得了官职和爵位上的封赏。那么,问题来了,曹魏五子良将,谁的官职最高?谁的爵位最高?

官职排序:从高到低

一、张郃(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汉末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曹叡派驿马召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

曹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对于张郃担任的车骑将军,在三国时期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在地位上已经接近三公,比如公元221年,刘备登基称帝后,就将张飞册封为车骑将军。并且,如果不是在公元231年阵亡的话,张郃的官职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二、张辽(前将军)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张辽被册封为前将军。曹丕又分封其兄张汛(或作“张泛”)及一子列侯。同时,曹丕赐给张辽的帛多达千匹,谷多达万斛。

对于张辽担任的前将军,属于四方将军的官职。按照东汉时期的武将官制,四方将军的地位要低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也即这同样是一个地位较高的官职了。比如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生前最高的官职也是前将军。

三、乐进(右将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侯国(今河南清丰)人。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册封为魏王。后来,曹操对乐进施行了最后一次的封赏:因为乐进在数次作战中有军功,所以分了五百户食邑封给乐进的一个儿子作为列侯;乐进本人升迁至右将军。(当时,以右为尊)。

虽然四方将军的品级是一样的,但是,这四位将军的排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也即顺序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

四、徐晃(右将军)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册封徐晃为右将军。由此,虽然徐晃和乐进,生前最高的官职都是右将军。但是,乐进获得这一官职的时间,要明显早于徐晃。

五、于禁(左将军)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郡钜平县(今山东泰安宁阳县磁窑镇西太平村)人。汉末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册封为魏王,对部下的任免更加隆重。同年八月,曹操以钟繇为相国。于禁也在后来迁为左将军,假节钺。

爵位排序:从高到低

一、徐晃(阳平侯),张郃(鄚侯)、张辽(晋阳侯)

对于徐晃、张郃、张辽来说,都获得了县侯这一爵位。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主要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也即县侯已经武将能够获得的最高爵位了。毕竟,公爵在当时比较罕见的,甚至有僭越的意思,比如曹操称魏公,甚至还遭到了荀彧的反对。

二、乐进(广昌亭侯),于禁(益寿亭侯)

最后,对于乐进、于禁来说,则是亭侯的爵位,这在爵位上,要明显低于另外三位。综上,在曹魏五子良将中,最后去世的张郃,不管是爵位还是官职,都实现了领先。反之,乐进因为去世较早,于禁因为投降关羽,这导致他们没能获得更高的官职和爵位。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