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题(高考作文很难来看看古代“高考”吧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高考作文很难来看看古代“高考”吧

高考第一天,不出意料,高考作文题目又引爆了热搜,先来看看今年的考题。

很多人的感受只有三个字:好难啊!不过如果你看过了古代的“高考”,就会觉得似乎更难了!

作为中国最早的“高考”——科举,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代,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存在了1300年。

唐代科举科目繁多,诗词歌赋,据《唐诗纪事》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终南望余雪”。

宋代科举轻视诗词,重视实际能力,开始倾向策论。比如当时欧阳修出了一个作文题,翻译过来就是:在汉宣帝时期,丙吉和魏相两人都是宰相,可是他们啥也没干,那为什么说他们是名相呢?

同时苏轼也不甘落后,为了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也出了一个作文题:晋武帝平吴因独断才成功,苻坚进攻东晋因独断才灭亡,齐桓公专任管仲才成就霸业,,燕哙专任子之而失败,事情相同而效果相反!这个题目把矛盾直指王安石,意为:王安石这样干行不行?你们和我一起来反思一下。结果苏轼就被贬官了!

从明朝开始,大名鼎鼎的八股文正式登场。八股,就是文章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不能瞎写,必须按套路来,严格控制行文与表述。

据统计,考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考生们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科举。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禁考的受害者。据说,李白的出身颇有些不清楚,其先祖乃流放西域的罪犯,再者,李白的父亲是商人,且涉嫌不法。按唐朝律令,罪犯和商人的后代,绝对不能参加“高考”,李白也不能幸免。

唐朝另一位大诗人杜甫,“高考”的命运则与李白不同,李白是不许考,杜甫则是没考上。

而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韩愈,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当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考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张。

古代状元跨马游街场景

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自隋代科举制度以来,放榜便成为考试后的最重要环节。放榜亦作“放牓”,即考试后公布被录取者名单。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甲辰科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历代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总共为777人。

古代的高考同样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现在家长陪考、送考一样,古时父母也是很尽心的,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鲤跃龙门,在此预祝所有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金榜题名!

2017年高考,哪个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最有难度

每年最期待的就是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出炉。
四川高考作文题目的背景是
四川高考作文题说难不难,说不难它就难。

往四川考生在作文题上取得好成绩
当时在绵阳南山中学等自家孩子考试

2017年高考最坑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已经没有什么真正称得上专家的人讨论了,除了一些阿谀奉承的所谓专家说一些看脸色的话之外。

因为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大都集体拉低了全民族的智商!

评毕!

@新高考语文 关注我,2020年押中高考作文题目后,2021年,我们一起再出发!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