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徽芜湖,你会想到什么?合肥为什么会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提起安徽芜湖,你会想到什么

母校安师大,纬七路,翠霞凉皮,小高米线……卡旺卡,丁先森……方特,鸠兹广场,赭山公园,雕塑公园……

合肥为什么会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这是合肥在历史上的军事战略地位决定的。

合肥地处江淮地区腹地,自古水运发达,北接淮河水系,南连长江水系。在秦汉时期,合肥就是南北双方重要水运中转节点,北方货物自淮河水运,经合肥集散转运,经巢湖,南下进入长江水运;南方货物反之亦然。正是因为合肥在南北水运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全国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这也是目前合肥作为地名可以查询到的最早的正式史书记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交通便利,使得合肥在和平时期是商业集散运转的经济重镇,经济发达;在战争时期又成为军事重镇,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饱受战火摧残。

一、“淮右襟喉”

“淮右”,淮河的西部地区。古人建筑面南背北,方位上,左为东,右为西。“襟喉”,衣领和咽喉,代表要害之地。“淮右襟喉”,表明合肥是淮河西侧大别山地区的交通咽喉要道,西出合肥,无论水陆,都可以深入大别山腹地。

早在吴楚争霸时代,合肥周边的江淮地区就是吴楚两国反复拉锯的军事用兵之地,同时江淮之地的得失关乎淮河控制的得失。

春秋中期诸侯各国(来源|网络图片)

吴王阖闾即位后,政治上支持伍子胥变法,军事上支持孙武整军经武,经年吴国大治。对楚战略采纳“三师疲楚”,不断骚扰楚国,楚国疲于应付,楚国国力数年后损耗严重,造成江淮之地防备日渐松弛。经过六年的疲楚战略后,吴国利用楚国和蔡国、唐国的矛盾,以救蔡为名,千里奇袭楚国。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精兵3万沿淮河快速西进,经蔡地,“兵贵神速”,直入楚国腹地。柏举之战,吴国军队大败20万楚国主力。十日后,攻陷楚都郢。

柏举之战(来源|网络图片)

二、“江南唇齿”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唇齿”,唇和齿,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唇亡齿寒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地理图(来源|网络图片)

淮河、长江既是两条自然河流,又是两条南北天然的军事防线。淮河,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军事得失关乎两条防线的进攻与防御。魏晋、南北朝、宋金等但凡南北大分裂时代,“守江必守淮”是南方势力的既定原则的军事战略防御。

三国时期,合肥是曹魏进攻孙吴的军事桥头堡,虎视江南。数十年间,双方围绕合肥进行反复攻防争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张辽以少胜多,威震逍遥津,因为《三国演义》,大家耳熟能详。后来魏征东将军满宠出于军事考虑,弃老城,筑新城,继续合肥军事防务。后以合肥作为军事进攻基地与军事跳板,大军南下,东吴灭亡,天下归晋。

“打过长江去,解放前中国!”。

伟大的中国解放战争中的决战战役,渡江战役的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1949年4月初,为了便于靠前指挥整个渡江战役,总前委移驻合肥肥东瑶岗村,在这里指挥了整个渡江作战,直至渡江胜利后进军江南。

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总前委雕像

现在巢湖北岸湖畔建有气势恢宏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其荣誉作为指挥中心的合肥受之无愧。

渡江战役纪念馆(来源|网络图片)

汉光武帝刘秀为何封蒋横一家九侯

蒋横,随刘秀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东汉政权建立后,刘秀封其“逡遒侯”,官拜大将军。

后来司隶羌路告发蒋横谋反,刘秀没有查实,就处死了蔣横。

那时候谋反是诛九族的罪,蒋横的九个儿子,除了老七留下来处理父亲后事(估计也准备赴死),其余全逃亡江南,藏匿起来。

朝中大臣对蒋横被冤杀,都很不满,光武帝只好彻查,最终洗清蒋横的冤屈。

但人都已经杀了,人死不能复生,如何弥补呢?刘秀以王侯之礼迁葬蒋横,追封九江侯。并将其九个儿子全部就地封侯:

蒋颖~金华侯

蒋郑~会稽侯

蒋川~临川侯

蒋耀~镇湖侯

蒋渐~临苏侯

蒋巡~卜亭侯

蒋稔~平河侯

蒋默~云阳侯

蒋澄~亭侯

封建社会,法制不健全,再好的皇帝,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造成冤假错案。

现代社会,不可能有诛九族之罪,也不可能有因罪获封这种事存在!

在长江以南的安徽城市有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黄山,哪个城市适合定居

想都不要想,当然非池州莫属了。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38′至108°05′,北纬29°33′至30°51′。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

池州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C,年均降水量1400--2200mm,年均日照率45%,年均无霜期220天,最长286天。

池州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氧吧”之称,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201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当年总理来池州视察的时候,是这样评价的:池州非常美,有河有湖,有山有水,生态环境很好。

池州,一个适合居家旅游的所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