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长孙如何定义长孙是长子生的吗?周勃平定诸吕后为什么要立代王而不立更符合礼法的刘邦长子齐王刘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长子长孙如何定义长孙是长子生的吗

在古代,长子和嫡长子不同,长孙和嫡长孙不同,务必要搞清楚。

所谓长子,就是男人的第一个儿子,无论这个儿子是跟谁生的。比如刘邦的长子刘肥,就是刘邦和寡妇曹氏通奸所生,但仍然是长子。

而嫡长子,就是男人和妻子生的第一个儿子。古代实行男子“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个男人只能娶一个妻子,但是可以纳很多个小妾。你看,妻子是娶,小妾叫纳,两者的身份就不一样。

妻子在家里出于主人地位,仅次于丈夫,而小妾的地位就很低了,相当于男人的私有财产,来源多种多样,可以买,可以抢,也可以骗。小妾进门之后,男人不喜欢了可以卖掉,可以送人,甚至可以拿来招待尊贵的客人,据说让小妾侍寝还是招待贵宾的最高礼仪。

既然妻子和小妾的身份不一样,那么她们所生的儿子当然也就不一样了。妻子生的儿子都叫做嫡子,其中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

小妾或者其他人生的儿子,都叫做庶子。

如果所有的儿子中,嫡长子的年龄最大,那么他同时也是长子。但如果年龄最大的儿子是个庶子,那么这个庶子就是长子。

举个例子,康熙序齿的儿子中,大阿哥胤褆年龄最大,他就是康熙的长子;二阿哥胤礽虽然年龄小于胤褆,但他是皇后赫舍里氏所生,所以胤礽就是康熙的嫡长子。

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听到大阿哥、二阿哥的叫法,其实在清朝虽然称呼皇子为阿哥,不过只用来称呼未成年的皇子。成年之后,阿哥们基本会有自己的封号,彼此不会再称呼阿哥了。

所以,一个家庭中儿子们的地位是分为三等的,嫡长子、其他嫡子、庶子。嫡长子有继承父亲爵位、财产的权利,如果嫡长子早夭,那么就按年龄大小由其他嫡子继承。除非嫡子死光了,否则轮不到庶子来继承家产。

比如,刘邦死后,汉朝的皇位就轮不到长子刘肥继承,而是由吕后所生的嫡长子刘盈继承。

如果万一嫡子真的死光了,那么由庶子继承家产,但在排序时,并不是按年龄大小来排,而是按其母亲的身份尊贵程度。比如,庶长子是普通宫女所生,庶次子是贵妃所生,而贵妃的地位较高,那么庶次子的继承权是要比庶长子优先的。

所以,长子如果不是嫡子,母亲身份再不够尊贵的话,那么这个身份其实毫无意义。

了解了什么是长子、嫡子,那么长孙就容易理解了。

所谓长孙,就是一个男人的第一个孙子,同样无论这个孙子是哪个儿子生的,就算是庶子生的,或者是小儿子生的,只要是第一个孙子,那他就是长孙。

而嫡长孙,是指一个男人的嫡长子所生的第一个嫡子。这里有两个要素,第一,必须是嫡长子所生,第二,所生的必须是嫡长子。如果是其他嫡子所生出来的孙子,那么就算是年龄最大,也不能被称为嫡长孙。而且,嫡长子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如果不是嫡子,也不能称为嫡长孙。

举个例子,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嫡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嫡长子叫杨勇。那么,只有杨勇的嫡长子,才是杨坚的嫡长孙。

综上所述,长子是指一个男人的第一个儿子,嫡长子是指男人正妻的第一个儿子。长孙是指男人的第一个孙子,嫡长孙是指男人的嫡长子的嫡长子。

不过,现代实行一夫一妻制,所有的儿子都是嫡子了,长子就是嫡长子,长孙也都是嫡长孙了。

周勃平定诸吕后为什么要立代王而不立更符合礼法的刘邦长子齐王刘肥

齐王刘襄在平定诸吕中的功劳最大,也是刘邦子孙中能力出色的一位,为什么没有被继承皇位?归其原因是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派害怕再出现一位像吕后一样强权君王,功臣派需要的是君弱臣强的局面。故最后选定性情敦厚好静的代王刘恒为帝。

齐王刘襄,以及弟弟朱虚侯刘章,都是齐悼襄王刘肥的儿子。刘肥是刘邦混迹浪荡于家乡沛县的时候,与寡妇曹氏所生,年龄比刘邦正妻吕后所生的刘盈,还要大上几岁,是刘邦不折不扣的庶长子。古来皇位传承制度,素有立嫡立长的说法。因此刘邦的皇位就不会传给长子刘肥的。

(齐王刘襄 剧照)

汉惠帝刘盈早亡。吕后去世后,吕后所立的惠帝后宫之子少帝刘弘,又不被周勃、陈平、夏侯婴等功臣认可皇室血统身份。在官方宣布惠帝绝嗣的情况下,刘邦嫡系一脉已断,接下去就该以“立长”做为皇位传承依据。因此,身为刘邦庶长孙的齐王刘襄,在宗法传承制度上,便最有资格继承大汉的江山。除了合法的家族血统优势,齐王刘襄和弟弟朱虚侯刘章,在诛除诸吕的行动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刘姓宗亲中功劳最大的两个。

(陈平 剧照)

无论是讲家族地位,还是考虑诛吕功劳,齐王刘襄都是接下去议定皇位人选的第一号人物。然而,最终结果的出炉,却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代王刘恒继承了皇位。为什么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刘襄与皇位失之交臂呢?

(琅琊王 刘泽)

原来,刘襄在接到刘章密报之初,便打算起兵响应谋夺皇位,只是担心仅凭齐国的兵马,有些实力不足。于是设计诱劝琅琊王刘泽到齐都临淄,然后将其软禁,并顺势接管了琅琊国的兵马,一同发兵西进。刘泽吃了这么大一个闷亏,从此就忌恨上了齐王刘襄。

在陈平、周勃、灌婴等人主持的推举皇帝会议上,刘泽说吕后之所以能把持朝政,掀起这么大的动乱,残害功臣和刘氏宗亲,根源在于她有着强大的外戚势力。而如今齐王刘襄的舅舅,也是一个品行恶劣的蛮横之人,扶植刘襄当皇帝,难免不会重蹈吕氏外戚专权的覆辙。陈平、周勃本就对吕后专权心有余悸,经刘泽这么一挑拨,就更加坚信齐王刘襄不适合拥戴。况且,经历刘邦、吕后两位强权人物诛杀功臣风波幸存下来的老臣,也不希望再出现一个类似强悍的皇帝,让他们的余生继续生活在战战兢兢的皇权过度威慑之下。

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都以能力突出闻名,而且从平定诸吕的行动中,也多见他们手段强硬、杀伐果断的一面。如此实力强劲的人物登上帝位,难保不会对开国功臣继续采取高压政策。相比之下,外戚势力单薄、性情敦厚好静的代王刘恒,就十分适合拥戴为帝。

(汉文帝刘恒 剧照)

如此,在陈平、周勃、刘泽等人的合计下,就将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齐王刘襄,排除在了皇位人选之外。与最高权力失之交臂的刘襄郁郁寡欢,年纪轻轻不到三十岁便英年早逝。

刘肥是刘邦长子为什么会没继承帝位

刘肥是刘邦的情妇曹氏所生,刘邦始终没有给曹氏一个名分,所以,造成刘肥的位置很尴尬,严格上讲刘肥庶出的身份都算不上。而古代皇位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法,这样一来刘肥就被拆除在外,甚至刘邦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立他为太子。
(刘邦与曹氏剧照)

曹氏和刘邦是同乡,史书对曹氏的记载也是只言片语、寥寥几笔。分析曹氏应该是一个寡妇,自己开了一个小酒馆,早年刘邦类似于无赖,经常去混吃混喝不给钱。单身的女人容易寂寞和受人欺负,刘邦也算的上是横行乡里的人物,曹氏正好也需要这样男人庇护,而此时的刘邦还没有娶上媳妇,所以两个人干柴烈火、各取所需。不久曹氏就为刘邦生下了儿子刘肥。后来刘邦走了狗屎运,又娶了大户千金吕雉,吕雉为他生下了刘盈和女儿(名不详),刘盈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后来刘邦忙于征战,妻儿老小都留在老家,曹氏则独自抚养刘肥。

公元前205年,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在灵壁睢水被项羽的三万精锐打的溃不成军,刘邦带着十余骑亡命天涯。经过沛县时,刘邦想接上家人,结果家人都在战乱中不知所踪。后来刘邦好不容易找到家人,并派审其食等人护送,结果半路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