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有什么功效?茯苓怎么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茯苓有什么功效

中药茯苓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之功。

1、茯苓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痰饮内停,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

2、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证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伍使用。

3、茯苓的常见搭配:偏于脾气虚,湿气重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

4、茯苓有白茯苓、赤茯苓之分,白茯苓偏于健脾宁心;赤茯苓偏于渗湿泄热。

总之,茯苓是平时比较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也是现代养生调理时比较常用的健脾祛湿药。

此外,白茯苓不易溶于水,平时在煮水、煲汤、煮粥时,最好是能够将其捣碎或打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其药用价值。

茯苓怎么服用

茯苓是大家熟知的一种中药,土茯苓主要是中药用,另外白茯苓是药食同源的,这种中药有很多好处,比如那些比抗力比较差的人,平时就可以多吃一些茯苓,能够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茯苓的吃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是泡水来喝,另外可以炖汤来吃,尤其煮粥的时候加入白茯苓是比较好的,下面介绍白茯苓的几种流行吃法。

白茯苓怎么食用?

1、泡着喝

茯苓粉是不不溶于水的,怎么泡都泡不开的,一般都是用来煮粥,或者做糕点的,要么煮一下,再放蜂蜜。或者是不用蜂蜜,先用冷开水把粉搅匀,再用煮沸的牛奶加进去搅匀也可以。

2、白茯苓粥

用白茯苓粉与粳米一起煮粥服用,具有祛斑增白、润泽皮肤的作用。

3、茯苓糊

碗里倒入少量水加入一小勺茯苓粉拌匀,继续加粉搅拌,倒入热锅里,期间不断搅拌,直到透明状就关火,加入糖、或是蜂蜜调匀就可以食用了。

4、枣泥茯苓糕

准备茯苓粉100g、粘米粉75g、糯米粉50g、枣泥馅200g、细砂糖40g、水100ml。将茯苓粉、糯米粉、粘米粉和糖倒入碗中拌匀,分次加入水,用手搓成蓬松的糕粉,过筛两次,枣泥馅擀成的圆,将一半糕粉放入模具中,抹平表面,放入擀好的枣泥片,倒入剩下的糕粉抹平,盖上湿纱布,放入蒸笼,开锅后,大火蒸30-40分钟,熟透即可。

5、茯苓膏

准备:茯苓粉100克、鲜牛奶50克,蜂蜜。

做法:把茯苓粉和牛奶用搅拌机搅成泥糊。把它们倒进沙锅,用大火烧开,稍微冷却以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即可。

最日常的做法便是早晨一碗茯苓粥。平常家里做的茯苓粥里的茯苓咬不动,每次都挑出来。小编建议,茯苓之前最好先泡软,然后再放入粥中,这样茯苓就可以和粥一起吃,对肠胃好。

茯苓是什么植物

茯苓是什么植物

茯苓是一种菌类的中草药,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树根上。野生或栽培。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草药。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主要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1.各种水肿。茯苓无寒热之偏,可用于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如肾阳虚水肿;膀胱蓄水证之水肿;水热互结,小便不利、水肿等。

2.脾虚证。茯苓能健脾补中,可治疗食少纳呆,脾胃虚弱,乏力倦怠等。

3.心悸、失眠。茯苓还可益心脾而宁心安神。

药物的使用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茯苓怎么吃

茯苓在中医药中常见于祛湿方,有些人可能还知道它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能够辅助治疗失眠多梦、心悸等不适症状。那么,了解了它这么多,你知道它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吗?常吃茯苓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但你知道怎么吃茯苓才更方便又健康吗?不清楚了吧,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该如何吃茯苓?

1、茯苓薏米粥

准备60g薏米、15g茯苓,将其全部洗净后磨成细粉。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水,待大火煮沸后加米熬成粥,再在将熟时加入药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此方具有健脾利湿、清热的功效,比较适用于有风湿性关节肿痛的人群,也能够帮助缓解咳嗽、痰多、胸膈痞满等症状。

2、枸杞子茯苓茶

药茶饮总是最方便又实用的,我们可以备好50g枸杞、100g茯苓,将之磨为粗末,分包装起来,每包在5~10g左右,要冲泡时可以再加入6g红茶,待热水一冲,焖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建议一日喝2次,可坚持一周然后暂停两三天,再饮用一周,这样可达到利尿通淋、健脾益肾的效果。

3、茯苓酒

把60克茯苓放入500克白酒中,一星期后就能喝,具有宁心安神和利湿强筋功效,特别适合心肌失眠以及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

4、茯苓香菇饭

把10克茯苓泡,捣成粉状,然后和少量香菇和大米一起蒸成饭即可,具有补脾止泻和安神益智效果,特别适合神经衰弱、心慌、脾胃虚弱及眩晕的人群。

5、茯苓膏

把500克茯苓研磨成细末,加入1000克炼蜜调拌均匀,用小火熬制成膏状,晾凉之后放入罐子中备用。每次取出10克,用温开水冲服,每天喝两次,具有减肥防癌和健脾渗湿功效,适合肥胖症以及老年浮肿。

6、茯苓莲子糕

把等量的茯苓莲子和麦冬,全部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桂花和白糖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和面蒸成糕即可,具有宁心健脾效果,特别适合脾胃虚弱或心阴不足所引起的心悸、食欲不振和干渴。

7、茯苓芝麻粉

把10克茯苓也磨成粉末,10克芝麻炒熟冷却后研磨成细粉,一起搅拌均匀放在瓷罐中,每次取出20或30克,用开水冲服,每天喝两次。具有健脾益智效果,同时也能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

温馨提示

茯苓好处多多,也比较适合于一般人。但这些人群却要注意了:肾虚多尿、口干以及气虚下陷者,茯苓再好,也不要多吃哦!

茯苓有几种

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带皮苓:即将茯苓切碎,取用带有皮壳的赤茯苓,功效主治与茯苓皮相同,如无带皮茯苓,可用3/4的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取代之。

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停饮等证,常与猪苓、泽泻配伍。

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适用于脾虚体倦、食少便溏之证,常与党参、白术、甘草配伍。

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贯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块,功擅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证。为了加强疗效,还常和朱砂拌用,称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茯苓是什么

茯苓是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菌核。主要产于云南、湖北、安徽、贵州、四川等地。可以全年收集,也可以在秋季开始后的8月和9月收集。清洗,用草紧紧覆盖,直到皮肤变成棕色并出现皱纹,大部分内部水分流失,在阴凉处干燥,切片或切成方块。具有利尿、除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