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整篇课文如何分段?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目有什么好
发布时间: 2023-07-06

《最后的姿势》整篇课文如何分段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二到第十段

第三部分:第十一、十二自然段

原文分段示例:

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他出去散步,然后早早的赶到学校上班。

//分段//

天空阴沉沉的。

·····

在同学们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分段//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谭老师为了学生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可见这老师真是尽职尽责啊!

谭千秋简介:1957—2008,中国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人,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期间遇难于学校。

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最后的姿势指的是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因为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为中心的一篇课文,所以为了突出谭老师的师爱,才用《最后的姿势》为题的。

学习了《最后的姿势》,我知道谭千秋老师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反应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灵魂《最后的姿势》有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最后的姿势》一课,这篇课文讲的是在5·12大地震中令人们十分感动的一位老师——谭千秋。 谭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四个同学生的希望,当人们在废墟中找到谭老师的时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泪盈眶,谭老师的后脑勺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谭老师护住的四个学生都还活着,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他用自己五十一岁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天下每个老师都是爱学生的,我们更要学会感恩,平常老师是打过骂过有些学生,但老师那是恨铁不成钢啊。如果说你们遇到了什么危险,老师一定会舍掉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你。我们要感恩老师,我们会感恩老师,我们必须感恩老师,因为是老师把你从一个牙牙学语、不懂事的小孩子,变成了现在这样懂事、知道感恩的学生,如果没有老师,世界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和我们一起来感恩吧,感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