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授不识H2O 无知还是条件反射?-飞外
发布时间: 2023-07-06

微博 钓鱼 教授上钩

教练终于承认,曾给叶诗文服用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液体,来为叶诗文补充能量。 飞外网官方微博发出的这条微博引起众多网友转发评论。不理解其真意的网友还指责中国游泳队,其中不乏一些教授级的人马。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朱庚申也转发了此条微博,并说道: 此事若真,许多中国人该认真反思了,别有点质疑就老虎屁股摸不得,大呼小叫的,为什么不可以质疑?中国人自卑,中国政府自卑,因为自卑对别人的质疑总是抱着敌视的态度,这样的民族很难进步。

上钩的不仅仅只此一人,还有相当一大批网友在没有认真仔细看清楚内容后,就开始评论和转发。

教授的质疑成了全国网友的笑料,马上就有网友指出一氧化二氢就是水,同时召唤全国网友来围观。甚至有不少网友围攻教授的微博,致使其关闭了微博评论功能。昨日12时48分,朱庚申教授就在微博中进行了更正。

一氧化二氢的历史

用 一氧化二氢 这个冷门称呼来形容水,本身并非飞外网首创。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借这个笑料来嘲讽缺乏科普知识的公众。当时一群好事的美国年轻人在街头散发传单,宣称政府工程正在大量使用 一氧化二氢 这种化学物质,并指出了 一氧化二氢 的(6月份有什么节日?6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20日世界难民日,6月22日儿童慈善活动日以及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危害。

1、它有可能引发过多出汗和呕吐。

2、它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3、处在气体状态时,它能引起严重灼伤。

4、发生事故时吸入也有可能致命。

5、它是腐蚀的成因。

6、它会使汽车制动装置效率减低。

7、在不可救治的癌症病人体内已经发现该物质。

这些宣传者成功地在听众中激起了义愤和恐慌,只有很少的听众认识到,他们谈的是水。宣传者成功地测试了听众的科普水平。

这个恶作剧的效力实在太强,所以每隔几年就有人把它拿出来调侃。美国某城市甚至为此提出过严肃的禁用法案。直到21世纪,中国网络上还屡屡有人上当。发出这种发言:

请那位化学专业的网友解释一下一氧化二氢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防范?

科学确实是 双刃剑 ,科学成果可以被滥用。原苏联的核电站的核泄漏也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但这与环保扯得上吗?环保都是预防性和补救性的政策法规,没人借环保之名让大家回到原始社会。科学仍需发展,但限制排放工业废气、增加绿被面积,保护野生动物等显然是必要的。

可以对 某些环保主义者 的 反科学 提出异议,但光凭这几条行吗?一氧化二氢的利用的 好处 大于 坏处 ,就可以不限制不防范了?从化学性质上说一氧化二氢对人体的危害有 适用范围 吗?不管你经济国防发展如何 需要 ,限制它的生产量,防止它的泄漏在全世界都是必要的。

科学是不分国界一视同仁的,不是吗?

朱教授继续嘴硬

教授为何上钩?

从历史来看,这次朱庚申教授被 钓鱼 露丑,不过是无数 前辈 笑料的一个普通复制版。不过,考虑到他的身份,这次闹剧颇有深意。

朱庚申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教授,任环境科学系主任职务。这样的身份,就算是学术造假出身,也不至于对基本化学常识一无所知。何况朱教授任职多年,颇受好评,想必水的化学式还是记得的,为何这次会在无数网友面前出丑?

从旁观角度来说,不应以恶意揣测朱教授的学术水平,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朱教授太着急了。受近年网络舆论气氛影响,恐怕朱教授早已习惯于对一切和 国家 相关的概念进行批判,即不管国家做了什么都是错的,都值得批判。至于批判的逻辑是否严密,论据是否稳固,倒不重要了。在 中国出事了 和 反思批判 之间,朱教授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触即跳。所以才会不假思索地呼吁网友反思。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环境科学系主任 朱庚申教授

条件反射需要有信号刺激才能形成,多年以来,凡事都要批判中国,批判制度的 制度党 可以赢得海外的奖金和网上的赞誉,既有实利又有道德制高点。这样的信号刺激反复多年,即便睿智如朱教授,也不免对特定信号产生了固定的反射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