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防空导弹系统即将进入乌克兰,俄罗斯将如何应对?反舰弹道导弹(如DF21)测试时,靶舰上需要部署反导武器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先进防空导弹系统即将进入乌克兰,俄罗斯将如何应对

进入乌克兰的防空导弹系统,就是俄罗斯重点打击目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援助乌武器装备在升级,从空域、海上制约俄罗斯军事行动,拖延战争时间,消耗军力。可知,半年的俄乌战争和频繁制栽,俄罗斯出动兵力和军事装备不足百分之十左右,控制了重点区域,尖端武器只是在乌战斗中做试验。反而,俄罗斯从经济、金融等等各领域不降反升,庄显战斗民族的实力。最终结局乌克兰葬送于第二个阿富汗!

反舰弹道导弹(如DF21)测试时,靶舰上需要部署反导武器吗

觉得测试的目的不同,根据这个目的,才决定是否部署反导武器。不是实战测试

如果将反舰导弹的战斗部换成云爆弹,超压作用是否可以毁坏其舱面武器设备,杀伤舰员

云爆弹是空气燃料炸弹的一种,它不同于普通的炸弹,其内部装的并不是炸药而是高能燃料。云爆弹在爆炸的时候可以将云爆剂(也就是燃料)抛洒到空中,使其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起爆,借助云爆剂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对目标进行轰击。云爆弹爆炸时可以产生2500度左右的高温,同时也会因消耗大量的氧气而对目标区域内的人员造成窒息伤害,另外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可以对人员或轻型装甲装备造成破坏。根据云爆弹的特点,它更适合用在封闭空间,这样墙壁就可以叠加并反射冲击波,从而对于建筑物或坑道内的人员产生更大的杀伤力。

(云爆弹爆炸效果图)

(美国炸弹之母大型云爆弹)

虽然云爆弹的威力很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它当作反舰导弹来使用。现代军舰虽然没有了厚重装甲的保护,但它的内部却普遍采用了隔舱设计,借此来保证军舰的抗打击能力和航行的安全性。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它不但有两千多个水密舱区,其内部还设有23道横向水密隔舱壁以及10道防火隔舱壁,而且水线下还有4道纵向防雷舱壁。不仅如此,机库也采用了三隔舱设计并配有两道防火舱壁,弹药库更是远离主舱室,同时也进行了隔舱设计。对于改用云爆弹弹头的反舰导弹来说,当它击穿外层装甲进入隔舱内部后,由于内部空气有限,云爆弹的攻击威力肯定会大大削减的。如果采用舰艇外部爆炸方式,虽然可以对舰上的武器装备、电子系统和人员造成破坏和杀伤,但对舰艇内部的杀伤会变得非常有限,对舰艇也不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尼米兹级航母内密布的水密舱)

现代反舰导弹多采用半穿甲型战斗部,其弹头采用高硬度钝形钢材制成,并采用了延时起爆的起爆方式。在击中舰艇后,钝形钢可以有效地破坏舰体,待导弹完全进入后才会引爆战斗部。反舰导弹对舰体内部的杀伤效果很大,爆炸产生的巨大气压会破坏船体结构致使被击中的舰艇沉没或者受到重创。对于云爆弹来说,它主要利用高温和高压杀伤目标,鉴于军舰多为隔舱式设计,那么要想达到击沉大型舰艇的目的,就需要提高云爆弹头的体积来提升爆炸的威力,进而争取尽可能多地击毁隔舱,同时还需要多枚导弹来打击舰艇的不同部位。在面对具备很强防空能力和抗饱和打击能力的舰艇时,这种作战方式显然不切实际。反舰导弹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舰艇身边时,最好可以一击必杀,但云爆弹在这方面显然力不从心。

(反舰导弹饱和打击想象图)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反舰导弹大多采用高速突防的方式,充分利用动能提高突防能力和破坏力,进而实现一击致命,比如俄罗斯的花岗岩反舰导弹。云爆弹是为了杀伤固定阵地或建筑物内的人和轻装甲目标,而反舰导弹穿入舰艇后,需要能有效破坏舰艇的内部结构,摧毁舰艇的硬结构,所以两者的设计目的存在显著差异。云爆弹可以破坏舰艇上的舰载机、电子设备和雷达天线,并对舰面人员造成一定的伤亡,它比较适合迟滞舰艇的行动,为下一步彻底击沉舰艇提供协助,但是它专门作为反舰导弹使用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东风26导弹)

(俄罗斯花岗岩反舰导弹)

如何拦截反舰导弹

可以试试换个思路。1用同向近程防空导弹拦截弹道稳定的各种反舰导弹。简单理解就是让我们的导弹也从远处射,追上炸或者埋伏炸。2用小型无人机放超韧性网,网住导弹

反辐射导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反辐射导弹就是打雷达的导弹,跟着敌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直接将雷达摧毁,从发展来看,美国反辐射导弹发展的脉络比较清晰,咱们就以美国反辐射导弹来谈,AGM-45“百舌鸟”是美军装备的第一代反辐射导弹,越战时期研制并大量使用,这种导弹跟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很像,因为它就是以“麻雀”为基础研制的,但弹头、发动机有所不同,当时美军的F-4、F-105G、A-4、A-6、A-7等海空军战机都能挂载“百舌鸟”导弹,这样这些战机都能在执行自身任务的同时,对敌方雷达有精确打击能力,美军战机发现有敌方防空导弹雷达信号就发射“百舌鸟”导弹,对准雷达波俯冲攻击,以将近150磅的战斗部将敌方雷达炸毁,这样敌方地空导弹也就失效了。1982年以色列在贝卡谷地摧毁叙利亚防空导弹阵地,也使用了“百舌鸟”导弹。美军统计,使用“百舌鸟”导弹之前,越军发射5枚萨姆2导弹就能击落一架美机,而“百舌鸟”导弹的到来,使得越军得发射200枚导弹才能击落一架美机。

毕竟是第一代导弹,有突破,但也存在问题,那就是敌方雷达突然关机,“百舌鸟”就失去目标了,而且“百舌鸟”的导引头只能对付一种频率的雷达,换个频率的雷达就得换导引头,所以美军不得不备用很多不同导引头的导弹,再者,“百舌鸟”发射时要求比较苛刻,战机必须对准敌方雷达发射,这是因为“百舌鸟”导引头视角狭窄。后来美军赶紧改进,射程从10多公里增加到近40公里,还采用自动发射方式,就是导弹先激活,一旦捕捉到雷达波,导弹自动就发射出去。

第二代反辐射导弹是AGM-78 “标准”反辐射导弹,是在RIM-66A“标准”舰空导弹基础上研制的,这种导弹就不需要战机对着雷达俯冲了,其导引头灵敏度高,两种导引头就覆盖了苏联主要防空雷达的频率,而且能记忆敌方雷达的位置,即使关机也能继续打击,“标准”导弹的缺点是个儿大,对于军舰来说,“标准”算是小导弹,但对于战机那是妥妥的大导弹,重量是“百舌鸟”的两倍,不是每种战机都能挂了,价格更是6倍于“百舌鸟”,所以,“标准”反辐射导弹只生产了1300多枚,远低于生产了18500枚的“百舌鸟”导弹。

第三代反辐射导弹是AGM-88 “哈姆”反辐射导弹,70年代研制,1983年开始装备,“哈姆”是音译,英文是High-speed Anti-Radiation Missile,HARM,也就是高速反辐射导弹,它的导引头是宽频带的,能覆盖大多数雷达的频段,特别牛的是,发展到第三批次的“哈姆”导弹,它的数字处理机能“在线重新编程”,也就是能打击事先没有掌握信号特征的敌方雷达,海湾战争中,“哈姆”导弹战绩非常出彩。最著名的是,科索沃战争中,一架美军的F-16被美军自己的“爱国者”导弹雷达锁定,这架F-16立即发射一枚“哈姆”摧毁了该雷达。

美国正在发展下一代AARGM-ER反辐射导弹,目的首先是要能在F-35战机弹仓里挂载,所以弹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没有了突出的弹翼,射程更是可能达到200公里以上,还具备隐身能力,也就是隐身战机发射隐身导弹,进行远距离打击,对敌方防空雷达威胁非常大。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