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虞姬有多悲惨?历史上真的有虞姬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历史上的虞姬有多悲惨

历史上的虞姬到底有多悲惨,在正史里并没有具体的记载,关于虞姬在正史记载里只有一句话:“项羽有一个美人姓虞”,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记载了。“霸王别姬”所塑造的生死离别,完全是艺术家和文人墨客们的杜撰,和百姓们殷切的期望罢了,就因为没有更具体的记载,所以才有了最大的创作空间和发挥的余地。
在封建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除了像吕雉这样为人刚毅的女中强者,被司马迁列入本纪之外,更多的女性只能选择随波逐流,命运从来就无法自己掌控,像吕雉一样的,牢牢将命运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女性少之又少。戚夫人的悲剧在于她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也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只知道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刘邦,而对于刘邦而言,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他最后选择放弃戚夫人,他选择了能够替自己守住家业的吕雉,因为刘邦最重要的身份是帝王,是一个政治家,他要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一个这样的男人,不能不说是戚夫人的不幸。
相比较而言,虞姬是幸运的,她得到了那个时代被称为英雄的霸王项羽的爱,也许项羽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但却是个值得人托付的男人,从这一点上来说虞姬是幸运的,项羽在最后时刻也没抛弃虞姬,将虞姬一直带在自己的身边,足以说明项羽对于虞姬的爱。能跟自己所爱也爱自己之人,相守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我看来并不悲惨,而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显得有点悲壮,但总比平时把千般疼爱放在嘴上,关键时刻就把力气放在腿上的人要强出多少倍了。
甜言蜜语不是项羽的特点,他的爱很直接,虞姬是我挚爱的女人,因此,行军打仗的时候也要带在自己的身边,就像自己的乌骓马,都是自己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项羽有太多的舍不得,让他变得少了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多了几分儿女情长,相对于项羽,刘邦几乎没有什么是舍不得的,当然除了他自己的生命和天下霸业之外皆可舍弃。
无论虞姬最后结局如何,终究难逃一死,毕竟连英雄盖世的西楚霸王也不能摆脱失败的命运,但我并不觉得虞姬可悲,她能遇到项羽,并和项羽走到人生的尽头,这不正是我们所听到的各种海誓山盟,所描绘的理想场景吗?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当西楚霸王最终成为了失败者的时候,虞姬也像谜一样消失在了历史的角落,关于她没有准确的史实记录,但有一个个让我们为之动容并浮想联翩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于一个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印迹的人来说,可以说此生无悔、此生无憾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历史上真的有虞姬吗

史书有言“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此寥寥数语点明了虞姬真实存在。但是,也是因为这简单的话语,为后人留下了她恩宠无尽却扑朔迷离的身世。

垓下突围前,项羽慷慨悲歌,抒发心中愤懑,唱着:“……虞兮虞兮奈若何”,歌声中满是对爱妾的不舍。 伤心欲绝的虞姬,带着哭腔和着:“……贱妾何聊生”。
在这一刻,没有什么霸王,有的只是一对柔肠寸断的男女,男的顶天立地,女的绝代风华。在凄冷的夜风下,虞姬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相信这样会让心中的情郎坚强下去,然后活下去。

虞姬的墓在哪里呢?

其实,虞姬的墓流传下来的有两座,一处是在安徽定远县二龙乡潭村,另一处在安徽灵璧县。

这两座墓都是不确定的,属于传说的范畴,虽然当地都有像模像样的虞姬墓,但是传说毕竟大多都是不可信的。不过,这两处虞姬墓的存在也算是世人的真情,希望能让美人虞姬入土为安。

真正埋葬虞姬的地方或许无从考究,但是垓下那绝美的身影却穿过时间的长河,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凄美的爱情诀别。

有哪些描写项羽与虞姬爱情的诗词

问题:有哪些描写项羽与虞姬爱情的诗词?


前言

写项羽和虞姬的诗词多不胜数,甚至有一词牌名称就叫做《虞美人》,虞美人原是唐代的教坊曲,据说为歌咏虞姬而作。

不过直接用这个词牌写虞姬故事的《虞美人》并不太多 ,今天介绍两首《虞美人》,看看古人如何解读项羽和虞姬的爱情。

一、元朝陈樵《虞美人·草词》

元朝学者陈樵 曾经写过一首《虞美人·草词》:

美人不愿颜如花,愿为霜草逢春华。汉壁楚歌连夜起,骓不逝兮奈尔何。
鸿门剑戟帐下舞,美人忍泪听楚歌。楚歌入汉美人死,不见宫中有人彘。

陈樵的词中说,虞姬为了项羽殉情而死,其实也是一种幸运,总比刘邦的宠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要好得多。

二、清朝王士禛 《虞美人 》

清王士禛的《虞美人 》是一首歌颂项羽和虞姬爱情的咏史词:

拔山盖世重瞳目,眼底无秦鹿。阴陵一夜楚歌声。独有美人骏马伴平生。
感王意气为王死,名字留青史。笑他亭长太英雄。解令辟阳左相监宫中。

陈樵说虞姬宁可殉情也胜于做一个”人彘“。王士禛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项羽虽然事业失败,但是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虞姬为之殉死,也算青史留名;可笑的是那个亭长刘邦,英雄盖世,却被辟阳侯审食其戴了绿帽子。

据说汉惠帝死后,吕后“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给事于中。”

结束语

项羽和虞姬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悲剧,乱世之中的虞姬选择了殉情。和平年代的戚夫人却因为宫廷斗争失败惨遭”人彘“之祸。南宋范成大《虞姬墓》中写到: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呵呵,刘邦和项羽都没有能力庇护自己心爱的情人,一个自刎殉情,好歹有一块暮田,可怜的戚夫人受尽了屈辱与非人的痛苦,最终死无葬身之地。也难怪王士祯讽刺刘邦:笑他亭长太英雄。

@老街味道

谁知道项羽和虞姬埋在哪

皖北灵璧县城东十五里、宿州至泗县公路南侧有虞姬墓。

墓高五米,圆顶。墓前立石碑三块,碑高3.5米,宽1.5米。中间一块,上书“西楚霸王虞姬之墓”。两边的对联是:“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也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上面横书“巾帼千古”。

东边的石碑刻着:“民国十四年重修虞姬墓碑记”。字数较多,在此不便录出。西边的石碑刻着:“光绪二十七年杨兆鋆题的一首《虞美人》:“楚歌声里愁云起,夜帐明灯里。擐衣献舞拭龙泉,拼却一腔热血洒君前。顾骓无语军情变,似雪刀光乱。桃花片片堕东风,化作墓头荒草泪丝红。”

墓后和两侧,有几百株苍松翠柏连成一片,一年四季,清风飒飒,小鸟飞鸣,常青不凋。墓前的甬道直通大门。甬道两边,以茂密整齐的冬青为围栏,围栏内种植各色花草,从春到秋,姹紫嫣红,馨香怡人。门楼座南朝北,飞檐凌空,端庄大气。门楼上镶嵌着灵璧大理石,雕刻着“虞姬墓”三个字。

墓区后面有一排史料室,为青砖灰筒瓦的仿古建筑。室内有项羽的塑像和花圈挽联。墙壁上,挂着颂扬项羽和虞姬的许多诗词字画。这座虞姬墓,是“文革”后重建的。原来的“文革”中惨遭破坏。

虞姬墓占地四十余亩,后傍阴陵山,前滨新汴河,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项羽墓,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古谷城南。1965年堆土、墓碑尚存。文化大革命中,石碑被毁,坟被铲平。现仅存旧址和残碑。

霸王墓,当地人亦称霸王坟,墓在墓区偏北处。原存封土直径100余米,高10米左右,前为神道,神道前碑刻4方,汉柏数十株,惜“文革”中大部分被毁掉,遂辟为学校、果园和民房。今墓前有一残存碑记,其碑文曰:“楚霸王,一剑亡秦力拔,重瞳千载孰能攀。秋风蕉鹿行人憾,寝于今草亦斑。……戊申之春,余来守汶阳,过谷城见村碑苔藓,古冢,询诸士人亦为之墓……”。字体为行楷阴刻,颇有宋代瘦金体风韵。

墓区三面群山环抱,南有汶水之波,北有铧山之秀,景色优美。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