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女王”的生意
发布时间: 2023-07-11

“吃出水光肌”“可以喝的‘玻尿酸’”“双重解渴”,近两年来,以类似为卖点的玻尿酸饮品和糖果出现在公众视野。2月6日,上海市消保委发文四问玻尿酸食品乱象,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上海市消保委提到某生物公司旗下“水肌泉饮料旗舰店”,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搜索可以看到,这家店来自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旗下。店内主推的产品名为水肌泉玻尿酸水(透明质酸钠饮品),在页面宣传中还可以看到“华熙生物专利食品级玻尿酸”“新食品原料”等描述。

展开全文

口服就能增加皮肤水分?这到底是美容新方式,还是新的“智商税”?上海市消保委发文中声明,希望相关企业能向消费者提供权威的证据证明,并表示已经于2022年9月启动了专项调查,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有很多问题迷雾重重,将持续跟进监督,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关注重视。针对此事,2月9日,新黄河记者联系到华熙生物相关媒体事务部门,并发送了采访需求邮件,截至发稿时暂未回应。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口服玻尿酸等此类产品宣传美容保湿,有夸大宣传的嫌疑,口服透明质酸(玻尿酸)无法直接对皮肤产生影响。

“口服玻尿酸”功效,迷雾重重

玻尿酸,学名透明质酸,也叫玻璃酸,简称HA。其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的细胞间质和某些细菌的夹膜中,在人体中,皮肤、脐带、眼玻璃体及关节滑液中玻尿酸含量最高。工业生产得到的透明质酸常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即透明质酸钠。

近年来,玻尿酸在美容、皮肤保养业备受推崇,医美界常常提到的“水光针”就是注射玻尿酸。得到公认的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注射到真皮层,通过所含透明质酸钠的保湿、补水等作用,可以起到改善皮肤状态等作用。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打上玻尿酸标签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网友们戏称为“万物皆可玻尿酸”,那口服玻尿酸到底有没有效果呢?

上海市消保委提到,通过查询资料和请教专家发现,玻尿酸是通过医用美容注射实现补水改善肤质功能的。作为食品原料的玻尿酸就是一个很长链的多糖,进入胃肠道后会被分解成单糖、二糖,再吸收。“目前也没有任何权威证据证明食用玻尿酸能促进体内透明质酸的合成。那么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依据在哪里?”

“确实没法促进合成。因为它是大分子,并不能直接吸收作用于皮肤,要被人体分解成小分子的糖才能吸收。”阮光锋介绍,透明质酸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外敷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作用,但口服透明质酸无法直接对皮肤产生影响。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还提到,玻尿酸入食,相关企业想卖的是“功效”,而申报的却是“安全”,审批部门是不是应该为消费者把好关呢?2022年10月上海市消保委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进行了询问,2022年11月,国家卫健委的答复,称相关申请人根据相关规定提交透明质酸钠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并提交了相应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家卫健委依照法定程序组织审查透明质酸钠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后就批准了玻尿酸入食。因答复中未涉及玻尿酸功效方面的问题,上海市消保委又进行了第二次问询,但还未得到回应。

新黄河记者在国家卫健委官网查询看到,2021年1月7日发布的“三新食品”公告中标明,透明质酸钠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使用范围为乳及乳制品,饮料类,酒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冻饮品。透明质酸钠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

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搜索还看到,娃哈哈、SwisseMe、白云山、碧生源、姿美堂等多家公司均拥有口服玻尿酸饮品或食品的产品。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玻尿酸食品没有新的数据去支撑,只是食字号,所以不能宣传其功能性。‘食品中的玻尿酸在经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之后,是经过什么通道作于皮肤的?’这个问题医学界暂时没有找到答案。”

营销还是“洗脑”?

在小红书平台上,有关“玻尿酸食品”的笔记有7800+篇,有关“口服玻尿酸”的笔记有2万余篇。上海市消保委的发文中提到,“在玻尿酸食品‘吃出水光肌’营销中是不是存在灰色利益链?”新黄河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搜索后可以看到,确实有不少博主在推荐“玻尿酸饮品或食品”,其中不少也会提到华熙生物的相关产品。

上海市消保委也直接指出,经过营销号和博主精心包装的信息,很容易穿透目标人群心智,改变消费者认知。这种营销套路隐蔽性强,可以规避法律和逃避监管,而且给消费者“洗脑”的效果更好。

在“水肌泉饮料旗舰店”可以看到,水肌泉玻尿酸水(透明质酸钠饮品)330ml的产品6瓶41.5元,单价接近7元;15瓶99元,单价6.6元。“同样一瓶330毫升的饮用水,加了玻尿酸后价格就翻了四五倍。”上海市消保委的发文中也提到“水肌泉饮料旗舰店”在页面的问答中告诉消费者玻尿酸经过消化会从大分子玻尿酸变成小分子玻尿酸。对于这种说法,上海市消保委希望相关企业能向消费者提供权威的证据证明,并问到关于大量互联网文章和博主宣称玻尿酸食品真能“吃出水光肌”,背后是否有不可示人的商业利益?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主管营养师梁婷婷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靠口服玻尿酸来给肌肤补水,效果微乎其微,只是商家把玻尿酸“外敷”的作用转移到“内服”上来制造的噱头,建议消费者理性对待有关产品的宣传。

提到营销,华熙生物一直都是“舍得投入”的架势。财报显示,2021年其销售费用高达24.36亿元,较上年增加13.37亿元,增幅为121.66%,远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而2021年的公司营业收入则为49.48亿元,销售费几乎占了营收的一半。在销售费用中,广告宣传费、市场开拓费、线上推广服务费分别为2.69亿元、2.13亿元、13.13亿元,可以看到,其线上推广费占了销售费用的一半以上。

也正因此,华熙生物也曾被质疑“重营销轻研发”。不过,华熙生物跟博主的合作中也曾翻过车。2021年10月15日,“网红”孙笑川通过其微博“带带大师兄”发布了一条华熙生物的核心品牌“润百颜”的推广视频,随后润百颜官方微博转发了该视频,并配文称“能让土狗变‘水狗’”。此举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并直指“润百颜”涉嫌侮辱女性。

当“玻尿酸女王”遇上“娱乐教母”

在多个场合以及财报中,华熙生物常常号称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及销售企业。

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于2019年正式在科创板上市,旗下的功能性护肤品主要有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BM肌活四大品牌。根据华熙生物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总营收43.20亿元,同比增长43.43%。其中,三季度营收13.85亿元,同比增长28.76%。这样亮眼的成绩离不开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的带领,在业内,她也一直被称为“玻尿酸女王”。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1月10日,《福布斯》发布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赵燕排名第63位;2022年12月,赵燕以495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2022红颜会·胡润女企业家榜》第七位。

赵燕的野心不止于此,前不久,更是传出“玻尿酸女王”牵手“娱乐教母”杜华合作的消息。1月19日,乐华娱乐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资本市场“艺人管理第一股”,在上市仪式上,乐华娱乐创始人杜华,及乐华娱乐旗下艺人王一博等作为股东等现身现场敲锣。不久后,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乐华娱乐旗下天津壹华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与华熙生物旗下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000万元成立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50%。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化妆品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日用品销售等。华熙生物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合资新公司主营业务为婴童品牌,华熙生物主要负责研发。

开辟新赛道赚钱之余,其他声音也不断传出。去年底,华熙生物前员工向监管部门举报董事长赵燕低价强购员工股票一事也引发各种猜忌,这名前员工自称,赵燕在股票解禁前,强制以2亿元回收员工所持价值8.8亿元的股票。根据凤凰网科技的报道,此事已收到证监会、山东证监局回复,并介入调查,但目前还未有定论。有媒体就此向山东证监局求证,相关工作人员证实了上述举报的真实性。

如今,因为口服玻尿酸,华熙生物再次被推上舆论热点,谁是谁非还有待定论。但生意之外,保证产品质量,以及“让消费者有知情权,不能让消费者花冤枉钱”才是长久之路。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运恒)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留言区分享

👉 “月薪8万元招和尚”?官方回应

👉 痛心,失联一个月女生,遗体被发现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编辑:邵猛 校对:杨荷放

提醒更多人看到,点赞点在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