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浑河水很清为什么叫浑河?明朝天启时期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后世如何评价浑河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沈阳浑河水很清为什么叫浑河

大概在2010年前,我的外省合作伙伴经常来沈阳。就曾经提出这个问题。我给出的说法被朋友们给予认可。下面我就班门弄斧说说我对浑河这个名字的理解。

首先,大家都知道,沈阳这个名字就源于浑河,古称沈水。山南水北为阳,固故称沈阳。

沈字在古汉语里是个通假字。沈与沉是一个字。如果按这个理解,古时的沈水也可以写作沉水。可以理解为水中泥沙含量比较高。那沈水这个名字就好理解了。既然水中泥沙含量比较高,水质混浊(浑浊),被后人俗称浑河也就不奇怪。

但浑河的浑也有广大和深厚的含义。浑河是辽河第一大支流,古书记载(传说),历史考证,浑河古时是一条非常宽广的大河。北河沿在现在的北运河以北的黄土高岗上。在新乐遗址的位置。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是水的清澈度来判断。浑是雄浑宽广博大之意。

以上为一家之言,纯属原创。不同见解欢迎交流

明朝天启时期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后世如何评价浑河血战

浑河血战,是明朝末年,中原军队打得最有血性,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这一战,名震天下的戚家军全军覆灭,死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这一战,让女真人知道,一个叫秦良玉的汉人女将军,她手底下的四川兵,是多么的勇猛刚烈。

天启元年三月,努尔哈赤围攻沈阳,沈阳请求援兵,辽东经略袁应泰调拨川军7000人、浙兵3000人和奉集堡、虎皮驿两地三万辽东明军增援。

事实证明,外地增援而来的是猛虎。

本地辽东军队是蠢猪。

四川浙江军队到达沈阳的时候,沈阳已经失手。这个时候所谓救援已经没有意义,主帅童仲揆、陈策原计划与沈阳城内的明军内外夹击后金,这个时候马上停止前进。

四川土司兵将领周敦吉、秦邦屏纷纷请战,这些人是秦良玉派来的白杆兵,非常彪悍。

主帅童仲揆、陈策随后决定向后金军发起进攻。当时的安排,是四川土司军首先发起进攻,因为浙江的戚家军(戚继光已死,指挥官是戚继光侄子戚金)需要布置车阵和防御阵地。

四川兵的任务就是进攻,并且为浙江军队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

女真人刚刚打赢沈阳一战,士气非常旺盛。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遇到的这只奇装异服的四川军队如此难缠。

努尔哈赤连续排除八旗兵里骁勇的正白旗和正黄旗,都被四川军队打败。

要知道,正黄旗,可是努尔哈赤亲自指挥的部队。

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女真人士气低迷严重受挫。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可耻的汉人叛徒。

李成芳。

这个投降女真的军人,找到了俘虏过来的明朝军队的炮手,亲自松绑,许诺重金,让神炮手屠杀自己的同胞。

勇猛的中国军人,没有死在女真人的铁蹄之下,却被自己的炮手消灭。

神炮手很快就把前方的四川土司兵击溃。

周敦吉、秦邦屏及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力战而死。周世禄带领残军退回浑河南岸,和浙江军队继续坚持作战。

此时戚家军已经排兵布阵结束。

后金军队原指望一鼓作气吃掉戚家军,没有想到这支戚家军的顽强程度丝毫不亚于四川军。后金兵集中兵力向戚家军阵地发起进攻,戚家军利用自己熟悉的车阵和火铳三叠阵迎敌,火炮远战,火铳中距离射杀,等到穿越枪林弹雨杀到跟前的敌人,就用戚家军最擅长的鸳鸯阵法招呼。

杀得后金人仰马翻,伤亡3000人。

这个时候,如果明朝辽东主力助攻戚家军,这场战役胜负难料。

可是,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明朝的主力军,就是猪队友。

看着支援他们都川军和浙军浴血奋战,这批辽东猪队友选择了冷眼旁观。

李秉诚、朱万良率领的三万辽东军离浑河战场仅有不到二十里,童总兵急派人求援。

可这些本地的辽东军阀,却开始磨洋工。也许他们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也许更愿意拿别人当炮灰。

这就给了后金喘息的机会。皇太极分兵狙击辽东主力,主力一触即溃,被八旗兵一路宰杀。

一看辽东主力如此弱鸡,皇太极从容整合军队,全力绞杀戚家军!

因为辽东那群猪,什么时候都可以宰杀。

戚家军在后金的全力进攻下,因为敌我实力悬殊被攻破防御阵型。

最后戚家军以步兵鸳鸯战法,在平原地带对抗满清的骑兵,居然杀得难解难分。

平原地带,步兵对抗骑兵不落下风。

即便没有军事知识,用常识推测都可以知道是如何的了不起。

最后在后金的包围圈里,戚家军被敌人万箭齐发,几乎完全消灭。

外围辽东明军冷眼旁观,坐视千里赴援的明军最精锐的部队覆灭。

浑河血战,是萨尔浒战役之后,明朝军人最伟大的一场野战。

明朝军人在实际军力悬殊几倍的情况下,打出了血性,打出了精神,给予八旗兵重创。

此战,努尔哈赤只能称得上惨胜。

浑河血战之后,人间再也没有了戚家军!

历史经不起假设的。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可耻的叛徒出毒计,浑河血战,会不会结局完全不同。

如果明朝军队在

正常战役中获得胜利,我们的历史会不会改写?

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清朝人对此战的评价,他叫魏源,是汉人,也是清朝人,历经几百年的奴役,最有才华的汉人,也称满清为“我”,称中华王朝明朝为“明”了。

沈阳浑河上为何保留着一段断桥

说起沈阳浑河的断桥,估计家住在浑南的市民应该不陌生,具体这段桥就在浑河大桥旁边,每当有车经过这座大桥的时候,一定都会看到这一段残桥。有不了解情况的人经常会好奇,这是哪个拆桥工程没做完吗?可是看着这断桥周围没有任何遮挡,根本不像是在施工的样子。

离远处看,这段断桥孤零零的立在宽阔的浑河桥旁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具体这段桥长这么样子,大家感受一下,看看你是否见过。

再来个近照。

那么,这段桥究竟有什么来历?为何浑河上会有一段如此奇怪的桥?这个问题就要从这个桥的前世开始说起了,其实这个断桥是旁边那座浑河桥的前世——浑河老桥。

浑河老桥建于1942年,全长664米,宽9米,该桥整体结构为双悬臂式,桥墩为3柱式结构(桥墩由3根柱子并排支撑),桥身共有30个孔,其中中间28个孔跨度为22米,两侧各15米。桥基础深9米,承载力为10吨。该桥是沈阳浑河上最早的一座桥,建设之初对浑河两岸交通起了重要作用,2003年12月19日凌晨4时左右,有着61年历史的浑河老桥爆破拆除,只有第17、18孔之间的桥墩保留下来留做纪念。这就是这段断桥的来历。

因此,这段桥并不是烂尾施工,而是了纪念老浑河桥,爆破的时候特意留下来的。毕竟浑河老桥也是一个时代的纪念。如今,每当沈阳人经过浑河大桥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看一眼静静伫立在一旁的浑河老桥,就像见到了一位老朋友一样,眼神中或许有感慨,或许带着温柔。

以上是我的答案,欢迎评论!

辽宁境内浑河的源头在哪

辽宁省境的浑河,古称沈水、辽水、小辽水,在辽宁省东部;为辽宁第三大河流,辽沈母亲河。

《辽史•地理志》:“浑河在东梁、范河之间。”浑河源出于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东滚马岭,西南流经抚顺、沈阳、辽中等市区,到海城市三岔河附近纳入太子河,顺大辽河南流,经大洼县田庄台于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

(滚马岭浑河源头)

浑河因水势湍激,泥水混流而得名;今河水澄澈,但遇到大涨则水浑。

浑河全长415公里,流域面积2.5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87.9立方米/秒。浑河支流有苏子河等。浑河上游河床陡峻,中、下游地势低洼。在抚顺市建有大伙房水库,以拦蓄洪水。

(大伙房水库)

浑河原为辽河最大支流。1958年将外辽河堵截,使辽河与浑河分成两个独立入海的水系。辽河干流汇入双台子河,从盘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