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邮票还有收藏价值吗?《洛神赋图》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洛神赋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邮票还有收藏价值吗

谢谢邀请,

洛神河赋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还有文革时期的邮票,我个人认为是有收藏价值的。

这些收藏邮票以后不在发行了,它们的价值是随着岁月和时间的流失而逐步凸显出来的,做收藏,不是一个短期的投资的行为,不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能看到效果的,所以真正的这些藏品,这些属于艺术精品的东西应该是长时间的保留和传承下去,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份兴趣爱好的传导和输入,也可以放在书房里,作为一种沉淀和积累。所有的艺术品最后的价值体现不一定是在经济价格上,更多的是在文化的传承上,希望能明白这一点。

《洛神赋图》赏析

洛神赋图赏析

东晋时代,士大夫们日益参与到绘画活动来,方便携带和鉴赏的卷轴画也在此时登上历史舞台,《洛神赋图》就是一件由当时士大夫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卷轴画作品。

单从画题来看,《洛神赋图》就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作品。诗人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为兄长曹丕所夺,可甄氏并没有在曹丕那里得到爱情,悲惨死去。曹丕在曹植入京朝谒时,把甄氏遗物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在回自己封地的路上路过洛水,夜梦甄氏前来相会,感悲之余,写出动人的《感甄赋》,塑造出洛水女神的完美形象(后为甄氏之子曹叡出于某种目的改为《洛神赋》)。曹植把爱情与思念寄托在梦幻中和文字里,而顾恺之则在绢素上用笔墨刻画出如丝的柔情。

顾恺之形象而创造性地再现了《洛神赋》所表达的动人情感。从描绘“日既西倾,车殆马烦”、“流眄乎洛川”的情境到描绘洛神出现“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风姿,然后是人神相会、眷念的高潮,最后描写洛神离去,曹植坐船追踪,而后回到岸上“夜耿耿而不寐”的情景。全画以文字为蓝本,把一段人神之恋描绘得令人柔肠百回,感慨万千。

有趣的是,此作是采取连环画的方式来结构全画的,洛神和曹植都多次反复地出现在画面上。这一方式既有中国绘画传统的某种因素,同时也照顾到了原赋叙事的结构,形成和文学作品的对应关系。

在顾恺之的时代,绘画要通过刻画人物表情来表达人物的情思还是很困难的。顾恺之巧妙地通过描绘人物的姿态动作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对应关系,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这就是顾恺之说的“悟对通神”,它是我们鉴赏六朝名画时体验人物情感重要的切入点。

引人关注的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顾恺之作品,包括《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这里所说的《洛神赋图》等,无一例外都是有关女性题材的作品,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究竟顾恺之的时代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女性题材绘画大量出现?这似乎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