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尽早发现“肌无力”?
发布时间: 2022-11-19

  我们所说的肌无力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所致之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受累的骨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部分恢复。

  重症肌无力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8~20/(10万人口?年),患病率为50/10万,目前在我国患此病人数约为70万,每年约增加12~28万,全世界MG患者约有700万,每年增加约100~210万。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近10余年来,本病的发病人数有明显增加趋势,原因可能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增大有关。

  患有肌无力的患者如不加以重视有可能发展为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世界上公认的是十大难治疾病之一,医学上有“不死的癌症”之称,治疗起来非常有难度,单纯靠西医是没有办法治愈的。

  重症肌无力是目前发病机制最为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经解放军309医院肌无力治疗中心粟教授及多位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用壮医、中医、西医相结合的方法,使重症肌无力不再是绝症。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壮中药合剂是解放军第309医院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心粟盛祥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研制而成,结合西医治疗可以治愈重症肌无力。

  根据粟教授多年的临床患者观察发现,患有肌无力的患者在发病早期一般具有以下几种症状

  1、具有反复性。患有肌无力的患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骨骼肌稍经活动后即感疲乏,短时休息后又见好转。症状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

  2、具有病态疲劳性。进一步的特征则表现为在活动后肌肉疼、运动障碍、活动受限,四肢上举和下蹲步行困难,吞咽、呼吸困难等;

  3、严重的眼外肌受累。肌无力症状全身所有横纹肌均可受累,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颅神经支配的肌肉特别是眼外肌最易累及,常为早期或唯一症状;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重者双眼球固定不动。

  4、易复发性。感冒、情绪激动、过劳、使用麻醉、镇静药物、手术等常使病情发作或复发,对大多数女性来说月经来潮、分娩等亦可发作;

  粟教授还提醒患者,除了及时发现或预测患病的可能性外,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不注意发展到晚期将有可能导致全身型患者,即重症肌无力。可有肩胛带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和股四头肌等的萎缩。

  俗话说 “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