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发布时间: 2022-11-19

形形色色的乳房肿块2005-05-28  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疾病,常见于乳腺良性或恶性肿瘤、炎症、乳腺增生性病变等。但是总体来说,良性病变还是多数。在对乳房肿块进行判别时,要结合病史、病程、病人的年龄、肿块的形态与硬度、肿块的生长速度以及是否有伴随症状等。  乳腺纤维腺瘤。属良性肿瘤,常见于15―30岁的妇女,其中高发年龄为20―25岁,多与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过度刺激有关。肿块多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活动度大,生长缓慢,一般无不适感,或有轻微疼痛,故多在无意中摸到。肿块在妊娠哺乳期可快速增大。值得注意的是该肿瘤约有10%可恶变,尤其是在体内已生存多年而近期增大较快的肿块,以手术切除为好,切不可掉以轻心。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乳腺大导管或中小导管内。发病年龄以40岁前后居多,最突出的表现是乳头溢液。有1/3―1/2的病人可出现乳内肿块。溢液为自发性的,可持续溢出,也可偶尔在内衣上见到棕黄色的污渍。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为单发,一般体积甚小,仅数毫米大小,不易发现。有时在乳晕区可触摸到结节状或条索状肿块,质地较软,按压肿块时常有暗红色液体从导管口溢出。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又称乳头状瘤病,皆为多发,肿块常位于乳腺的周围区域,边界不清,有实质不均匀感。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做导管内视镜,它能在直视下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和位置,为手术治疗指明方向。  乳腺癌。多发年龄在40―60岁。肿块多单发,大小不一,呈不规则圆形,边界欠清晰,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表面皮肤常因肿瘤侵润牵拉呈“酒窝”样凹陷,乳头可有内陷或歪斜。约有5%的病人伴有乳头血性溢液,一般无明显全身不适。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上述典型表现时肿瘤多数已到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时机,对预后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乳房X线钼靶摄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显示出细小钙化点或毛刺状改变。  积乳囊肿。积乳囊肿多发于哺乳期妇女。由于炎症引起乳管阻塞,导致末端乳管及腺泡积存乳汁而形成囊肿。肿块多单发,大多位于乳腺周边部位,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有囊性感,无痛或有轻微疼痛。B超检查可显示肿块内为均匀一致的液性暗区,肿块穿刺可吸出乳汁样液体。  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于50岁以上的妇女。急性期常表现为乳晕区弥漫性肿块,边界不清,较硬,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乳头可有回缩。挤压乳晕区,有时可见棕黄色或血性乳头溢液。该病有时与肿瘤很相似,可通过乳管内视镜或大导管造影检查进行鉴别。  乳腺增生性病变。多发于40岁左右的妇女。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腺体增厚,有结节感。多发生于双乳,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轻度压痛,常在月经期加重。少数人可在增生的腺体中出现分界不清楚的较大结节,即“瘤样增生”,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应予以重视。(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巩艺)回到上一页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