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癌未来研究热点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医抗癌未来研究热点[来源 ][编辑 李振刚]点击数 268.[2008-1-7]

  中医在抗肿瘤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未来呈现诸多研究热点。1.中药逆转MDR的研究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长期接触某一化疗药物,不仅可对此种化疗药物产生抗性,而且可对其它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多种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MDR是当今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理主要有三 ①肿瘤细胞对细胞毒药物的运输调节异常;②对药物的代谢紊乱;③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增强。其中研究较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多药耐药基因mdrl及其介导的MDR。其它如拓扑异构酶Ⅲ、蛋白激酶C的改变亦与MDR的发生有关。在体外能有效逆转MDR,并且在临床上可能有效的化合物很多,如维拉帕米等。但由于其毒副作用而影响了临床的应用,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MDR逆转剂是目前肿瘤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具有潜在的可行性。已有研究证实,中药的有效成分川芎嗪能逆转小鼠艾氏腹水癌对阿霉素等产生的抗药性。相信用中医药一定能找到独树一帜的方法来逆转肿瘤细胞的抗药性。2.中药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肿瘤不仅通过肿瘤血管从宿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且还通过肿瘤血管向宿主输出大量的恶性细胞,导致肿瘤不断生长和转移。因此,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切断其生长和转移所依赖的" 命脉" ,成为重要的抗癌战略。寻找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nglogenesisinhibitiflgfactor,AIF)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笔者认为,中药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一定的理论基础。①某些中药或其有效成分有诱生TNF、IFN作用,如云芝多糖、香菇多糖、虫草多糖等均能诱生TNF;十全大补汤、小柴胡杨以及柴胡、当归、川穹、桂枝等亦有良好的诱生TNF,提高TNF活性的能力;中药黄芪、当归、党参、芍药、猪苓多糖等皆可诱生IFN。TNF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有效物质,其抗癌机理之一是能够抑制肿瘤血管形成。IFN能抑制体外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体内血管形成,因而抑制肿瘤生长。②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某些中药或复方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推测可能与其抗肿瘤血管形成机制有关。''3.中药对肿瘤细胞膜的影响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外界信息,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也是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部位。伴随细胞的恶性变,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系列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方式,提高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这对于发现新的抗癌药和解决化疗药的严重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抗癌中药巴豆的有效成分巴豆生物碱,可使红细胞膜的流动胜减小,膜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提示巴豆碱可能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而发生药理作用的。此外余氏等的研究证实牛膝多糖的抗肿瘤机理与其改变肿瘤细胞膜生化特性有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深入探讨中药抗肿瘤机制具有深刻意义。4.中药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各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累积是癌变的重要环节。探讨中药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对阐明中药的抗癌机理,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实验证实,经无毒剂量的丹参酮处理后,人宫颈癌细胞株Me180中的癌基因(C-myC、Ha-ras表达明显降低,推测其诱导分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癌基因表达的抑制实现的。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虽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可喜的苗头。由于其独特的重要性,可望成为未来几年中医药防治肿瘤理论研究的热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