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中医如何治
发布时间: 2022-11-19

  许多朋友们问,得了神经衰弱有何好法子?神经衰弱病名是西医上的称呼,在中医上从来没有神经衰弱这病名。但是,根据临床如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心慌、头昏等西医神经衰弱症状,可在惊悸、不寐、健忘、头昏、胁痛等中医病证中,找到相应的论述和治疗。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对神经衰弱的认识是很精辟的。早在2000多年前,经典力作《黄帝内经》,就对本病的主证一失眠有明确地论述。《灵枢· 大惑论》较为详细地论述了&ldquo 目不瞑&rdquo 的病机,认为&ldquo 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 不得人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rdquo 提出了失眠等神经衰弱的主证,是阴阳失调所引起的。

  一、神经衰弱,中医可分七型辨证治疗

  (1)心脾两虚

  患者多因劳心过度,或日夜苦读,或操心家事、事业过度,伤心耗血 或妇女崩漏日久,产后出血 久病体衰,大手术后等,均能导致气血不足,血不足则无以养心,心神失养则出现失眠、心悸、头昏等神经衰弱的表现。由于劳心过度是导致心脾两虚,是神经衰弱最常见的病因。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脾藏意,主思,思虚过多则气机阻滞、不畅,脾胃动化无力,以至气血不足,不能养心安神,导致神经衰弱。所以神经衰弱多以青壮年,或从事脑力劳动者多见。

  主要症状为,精神困倦,自觉躯体易疲劳,对日常工作感到吃力 记忆力差,阅读书籍不能很好记忆,勉强记忆则引起头痛 一般情况下头晕,工作紧张时可昏倒 有时困倦思眠,但睡不沉 心悸气短,上楼走路时较为明显 食欲不振,大便稀少 妇女多有经期错后、量少、色淡等现象 或一月行经两次,经量较多,经期上述症状会加重 男子常有性欲减退 患者目前或以往有崩漏、月经过多、贫血、大手术等病史 一般形体瘦弱,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缓弱。

  中医治法

  原则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

  中药方组成

  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2克,茯神15克,炒枣仁30克,远志10克,柏子仁10克,龙眼肉30克,山楂15克,木香6克,灸甘草6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