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肺结核
发布时间: 2022-11-19

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属于代谢内分泌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占糖尿病中的绝大多数。无论原发还是继发,基本病理生理均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1.32亿,2010年将可能迅速增至2.4亿,特别是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主要危害人类健康的非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为罹患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其患肺结核的相对危险度可提高3~4倍。老年人中肺结核与糖尿病的关系更是密切。两病一旦并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给治疗上带来困难。两病并存时肺结核常难以控制,容易发展成为慢性排菌性肺结核,进而加剧结核病的流行。在糖尿病和肺结核的相互影响中,以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更为重要,临床上亦是以先患糖尿病后并发肺结核为多见。一、糖尿病者为什么易患肺结核?当前普遍认为,糖尿病患者因其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至营养不良。当血糖升高及组织内糖含量增高时,形成的酸性环境破坏了组织抵抗力,使抗体形成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病人白蛋白减少,均有利于结核菌的繁殖与生长。糖尿病患者的高脂肪,尤其是甘油部分,对结核菌的繁殖有利。在糖尿病患者中还常常可以见到维生素A的缺乏,而维生素A的缺乏可减低呼吸道抵抗力,亦是糖尿病者易患肺结核的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时,大多数是原有的肺结核病灶复发,其病变常为渗出性、干酪性,很少纤维化和胸膜反应,病变进展比一般病人快,病变范围往往很广泛,容易形成空洞和发生自发性气胸,出血倾向也较大。

二、肺结核亦有助于糖尿病的发生

过去曾认为肺结核对糖尿病只有间接影响,并无直接影响,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此已有新的认识。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与肺结核并存的患者,外周血中某些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与有的细胞因子结合可直接损伤胰岛细胞,尤其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三、两病并存为何会增加治疗难度?1、肺结核病变往往较重,造成了治疗上的困难两病并存时,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及空洞形成的现象较多,从而增加了肺结核的治疗难度。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两病并存时肺组织破坏增多,造成生病。2、影响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肺结核的主要武器,但可能对糖尿病产生不利影响,并使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例如,异烟肼可能对胰岛功能有损害而加重糖尿病或因糖尿病而发生周围神经炎;糖尿病患者服用乙胺丁醇可能发生球后神经炎及周围神经炎。3、糖尿病不容易得到控制如上所述,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糖尿病失控,也造成抗结核药物选择上的困难,可能使肺结核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如果肺结核恶化,则又可加重糖尿病,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四、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是控制两病的关键首先应高度警惕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或肺结核并发糖尿病,尤其是中老年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控制不满意者易发生肺结核。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多有体重减轻,已控制的糖尿病出现波动现象。但一部分老年人的肺结核症状较少,起病隐匿,容易误诊或漏诊。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效果不佳,痰菌持续阳性或肺部出现大片干酪坏死病灶伴空洞者,都应及时检查,排除有无糖尿病存在。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控制不佳者,也应检查是否合并肺结核,以便及早发现两病的并存。早期发现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一旦诊断明确,及时、合理的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明确诊断为两病并存的患者,还应突出强调糖尿病的控制,否则将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有肺结核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时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应密切注意观察,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饥饿感、心悸、出汗、震颤、惊厥或昏迷,如有出现,立即给服糖食或注射50%葡萄糖液。考虑到治疗上的复杂性,无论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还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只要诊断明确,都应该在这两个专科的医生指导下接受及时而合理的处置。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