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虚证的中医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 2022-11-19

  肝血虚证是由于肝脏血液不足,所系组织器官失养的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肝脏具有藏血的生理功能,肝藏血可以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血虚证是全身血虚证的一组特殊表现,以肝血的调节功能失常,某些相关脏哭失养为证候特点。临床以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见于虚劳、眩晕、不寐、雀盲、月经不调,以及西医的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1证候诊断

  临床表现为视物昏花,或有雀盲,虚烦失眠,筋脉拘挛,肢体麻木,胁肋隐痛,眩晕耳鸣 面色少华,唇甲淡白,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女子经少,甚或闭经 舌淡苔白,脉弦细。本证由血之化源不足 或久病耗伤精血 或因失血过多 筋窍脉络失养,引起视物昏花,虚烦失眠,筋脉拘急,麻木,脉弦细等为主症的证候。

  2 证候剖析治疗

  2.1 妇女月经不调中出现肝血虚证 长期失血,营血化生不足,血海空虚而致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甚则经闭,面色淡白少华,口唇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补肝养血调经为宜。

  主要方剂为小营煎,当归10 g、熟地黄10 g、白芍10 g、山药10 g、枸杞子10 g、甘草10 g。本方以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补血为主,白芍敛阴养血 山药滋。肾补脾,枸杞子补肾益精 精血同源,肾精充,则肝血可补 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组合得体,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实乃调经要剂。月经久不至,或室女经闭者,加泽兰、牛膝、卷柏、川续断活血补肾 肾虚精亏者,加五味子、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补肾 血虚亏损者,加山萸肉、阿胶、黄芪、党参补气养血。脾虚不运食少便溏者,加当归、白术、扁豆、砂仁、以增强健脾和胃之功 心悸少寐,加远志、五味子、以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如营虚于上而为惊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枣仁、茯神 如营虚兼寒者,去芍药,加生姜 如气滞有痛者,加香附,引而行之。此方主治三阴亏弱,血虚经乱,无热无寒,经期腹痛,痛在经后者 妇人体本虚而血少 产后阴虚发热,必素禀脾肾不足及产后气血俱虚,时作时止,或昼或夜,进退不常,或精神困倦,怔忡恍惚,但察其外无表证,而脉见弦数,或浮弦豁大,或微细无力,其来也渐,非若他证之暴至者。

  本证可用其他方剂大补元煎,人参10 g、山药15 g、熟地黄12 g、杜仲10 g、当归10 g、山茱萸10 g、枸杞子10 g、炙甘草10 g。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