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疗法分子靶向治疗肿瘤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19

特点 瞄准肿瘤细胞实时实施“爆破”

治疗优点 目标准确,适应症广副作用少

靶向治疗分三个层次 器官靶向、细胞靶向和分子靶向,靶向治疗相对于手术、放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手段更具有“治本”的功效,具有能效高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特点,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分子靶向相对其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较少,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肿瘤。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找到肿瘤的靶点(靶子),也就是一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攻击的是肿瘤细胞的某一个靶点或多个靶点,只要肿瘤含有这个靶点,就适合这种靶向治疗,临床上可以看到“异病同治”的情况,也就是说,不同肿瘤用同一方法治疗。分子靶向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静脉注射用,另外一种是可以口服用的小分子药物。静脉注射的分子靶向药物,一般可以与化疗药物合用,用来增强化疗的疗效;口服的分子靶向药物一般单独应用,需要每日口服,如果有效,就需要持之以恒,长期服用。

1.简便 门诊即可进行,十分简便。

2.快捷 治疗时间短,也可为下步的综合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安全 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4.损伤小 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集中在瘤体当中,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基本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5.微创,病人适应面广,易于接受。

6.科学 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国家专利。

7.局效 高浓度药物加上可控的作用时间,从而使得治疗效果大幅度提高。

8.可重复治疗。

9.可以和目前任何一种或者多种肿瘤治疗方法相结合,体现了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包括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大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道间质瘤、肝细胞肝癌、转移性肾细胞癌等。也可术前、放疗前、或结合其他肿瘤的治疗。

患者姓名 马兵,男,78岁,霍奇金淋巴瘤,陕西西安人

主治医师 张福星教授

简要病史 07年8月以“发热、伴全身乏力2周余”之主诉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查体发现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肋下4M可触及,后经穿刺和CT扫描诊断为 “弥漫性大B型霍奇金淋巴瘤伴右肺、纵隔淋巴结、脾、全身浅表淋巴结受侵”,分期为Ⅳ期(IPI评分 3分),属晚期肿瘤,逐在一院行4周期CHOP方案治疗,后查CT示,病情较前有所进展,医院便请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后来我院,经我院专家组会诊后,患者属老年,体质尚可,已行4周期全身化疗,可承受化疗副作用,决定于患者化疗联合靶向药物利妥西单抗,即R-CHOP方案,具体为(Rituximab600mgd0,CTX400mgd1,ADM40mgd1,VCR2mgd1,PDN40mgd1-5),化疗2个周期后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基本消失,6个周期后肺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全部消失,脾大恢复正常。患者共行R-CHOP方案8个周期,现患者病情稳定,如常人生活,每3个月来院复查一次,并一直服用我院抗肿瘤新药“天福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