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不宜吃补品
发布时间: 2022-11-19

  &ldquo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大纪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之大纲。&rdquo 这是养生者所熟知的一段话。冬季是一年一度进补的最佳时令,中医认为,冬天属于&ldquo 闭藏&rdquo 季节,通过进补,可以使肾&ldquo 精&rdquo 更为充盈,从而来年身体好、少生病,这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现代医学也认为,进入冬季后,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此时进补,药物更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功效。

  在进补这门&ldquo 大课&rdquo 中,益气、补血、滋阴、壮阳、养心安神、健胃、消食都是&ldquo 热门&rdquo 分支。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黄启辉副教授表示,老人、频繁用脑者、久坐不动都市白领、体虚疲劳者都是冬季进补的适宜对象,但一定要根据自身体质辨证进行,不可盲目随大流,而进补过快、过猛还可能闹出急性胃炎

  益气药膳宜少量久食

  哪些人需要进补?黄启辉指出,中老年人、都市白领、办公室工作者、脑力劳动者、身体较虚弱者或者平日感觉疲劳而力不从心者,都是冬季进补的好对象。&ldquo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身强力壮,不需进补,其实进补的类型很多,绝不只是针对老年人,像滋阴、壮阳等都应在此时节进行。&rdquo 专家说。

  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黄启辉介绍,中医讲究辨证进补,即不同年龄、体质人群进补时切忌盲目、随大流,一定要根据自身体质、身体近况进补,最好遵从医生的指导进行。

  以冬日常见的气虚证为例,他介绍,气虚主要表现为 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等。&ldquo 如果在广州现在的气温下,依然容易出汗、而且脉弱,这就是气虚的表现,可以适当补气。&rdquo

  专家介绍,益气药膳常选用的中药有人参、党参、黄芪、淮山、大枣等 选用的食物有鸡、鱼、猪肉、鹌鹑、麻雀等。适用于气短咳喘、乏力神疲、食少纳差以及年老体弱、久病脱肛等症。&ldquo 此类药膳为补益之品,不宜一次食用太多,宜少量久食 身体羸弱的人群更应防&lsquo 虚不受补&rsquo 。凡实证、热证、外感病症初期等都不可服用。&rdquo 黄启辉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