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推拿治疗
发布时间: 2022-11-19

  带下病是指妇女白带的量、色、质、气味等发生异常,或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的一类疾病。正常妇女,阴道有少许稠状液体,称为带下。正常带下,色白、质稍稠、无异味,且量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平常不多。如突然量多,或绵绵不绝,或色黄、色绿,或腥秽或恶臭者多为异常。如带下量明显减少,导致阴中干涩痒痛甚至阴部萎缩者,也多为异常。带下病主要包括带下过多和带下过少。本节主要讨论带下过多。

  【病因病机】

  1.脾虚素体脾虚,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脾虚运化失职,水津不布聚而为湿,流注下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为带下过多。

  2.肾阴虚素体肾阴不足,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或津血流失过多,或过食燥热之品日久伤阴,肾阴亏虚,相火偏旺,复感湿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伤及任带而致带下过多。

  3.肾阳虚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耗伤阳气,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虚,或饮食劳倦损伤阳气,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封藏失职,任带失约而致带下过多。

  4.湿热下注经行产后摄生不洁,或感受夏季湿热之邪,或久居潮湿之地,或肝郁脾虚化热生湿,湿热内犯,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而致带下过多。

  【诊断】

  1.脾虚湿注证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味,神疲乏力,面色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淡胖,苔白或白腻,脉缓弱。

  2.肾阴虚证带下色黄或赤白相间,质稠有气味,阴户灼热,五心烦热,腰酸耳鸣,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口干便燥,小溲黄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3.肾阳虚证带下量多,质稀如水,绵绵不绝,腰酸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4.湿热下注证带下量多,色黄呈脓性或兼绿,质黏稠,有秽臭味,或如豆渣,或如米泔水样,有泡沫,外阴灼热瘙痒,小便短赤,或伴少腹掣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

  治则 清热化湿,固摄冲任。脾虚湿注证者,治以温脾益气;肾阴虚证者,治以滋阴补肾;肾阳虚证者,治以补肾壮阳;湿热下注证者,治以清热化湿。

  部位及取穴 小腹部、背部督脉;中极、气海、关元、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天枢、百会、肩井、八s、太溪、命门、涌泉、三焦俞、水道。

  手法 摩法、按揉法、推法、擦法、捏脊法。

  (1)基本操作 用掌摩法顺时针方向摩小腹,约6分钟;用拇指按揉中极、气海、关元,每穴约2分钟;用拇指按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各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

  (2)辨证治疗

  1)脾虚湿注证

  ①用拇指按揉天枢、百会、肩井、肾俞,每穴约半分钟。

  ②摩腹5分钟,以温热为度。

  ③捏脊5遍,最后一遍捏三提一。

  ④用擦法横擦骶部八s,以透热为度。

  2)肾阴虚证

  ①捏脊5遍,最后一遍捏三提一。

  ②用拇指按揉太溪,约1分钟。

  3)肾阳虚证

  ①用擦法横擦肾俞、命门,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②用拇指按揉百会,约1分钟。

  4)湿热下注证

  ①用拇指按揉涌泉、三焦俞、水道、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

  ②用推法从上向下推督脉5遍。

  ③捏脊5遍,最后一遍捏三提一。

  【自我推拿保健】用掌摩法顺时针方向摩小腹5分钟;掌根按揉关元约3分钟;拇指按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各约2分钟。脾虚湿注证者,摩整个腹部6分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肾阴虚证者,拇指按揉太溪约2分钟。肾阳虚证者,擦法横擦背部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湿热下注证者,指按揉三焦俞、水道、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

  【调护】

  1.治疗期间避免房事。

  2.反复不愈的带下应检查男方有无感染,提倡男女双方同时治疗。

  3.由宫颈糜烂引起的带下,可考虑局部用药,或运用电烫、激光、冷冻、微波等法治疗。

  4.应每日更换内裤,并用开水泡洗,阳光晒干,防止通过厕所、盆具、浴室、衣服等交叉感染。

  【按语】推拿对脾虚湿注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疗效较好,对于湿热下注证宜配合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对带下日久不愈,且带下秽臭伴Y瘕或形瘦者,要注意排除恶性病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