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导报――原汁原味电子报报纸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药师,从事中医药工作三十余年,对中药材真伪鉴别、加工泡制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期主讲

  王永祥  余杭有着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历代名医辈出。古有南北朝闻名一时的徐道度,清末民初名医姚梦兰,近代名医叶熙春等。此外,塘栖龙光桥黄氏眼科、塘栖沈氏外科、七贤桥田氏妇科、土山坝傅氏喉科等专科,或祖传、或师承,各具特色。余杭区中医院至今还传承着已有280余年历史的黄氏中医眼科,施氏疳积科,沈氏中医外科三个特色专科,新掘起的有中医骨伤科、中医痔科等。这些传承及新发展的中医特色专科在杭州及湖州、嘉兴、金华等省内外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中医的魅力越发生辉,一些医院的中医科室忙得不可开交,信奉中医疗法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许多不当医生的朋友都捧着中医学的书在研读,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中医学知识、名人名方、中医典故,特与余杭区中医院推出本栏目。

  ■记者沈雯通讯员朱水英曹晓萍

  常有病人把中药材买回去后,由于煎煮的方法不得当,使药性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其实煎煮中药,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首先在容器的选择上,煎煮中药应当选用砂锅,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小,这也是砂锅自古被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而铜、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会与中药中的多种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

  其次是中药的浸泡过程。中药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而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浸泡一个小时左右,以药材浸透为原则。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长些。

  在用水上,煎煮中药的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水的用量一般为 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5-8倍,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判断药物是否煎煮好,可将一些中药材掰开,检查是否有“白心”,没有的则表示药汁已完全煎出。

  煎煮中药时,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也就是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此外,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微信